车庆生

时间:2024-01-05 01:44:06编辑:小周

车庆生的个人简介

车庆生,辽宁省锦州市人,整体太极拳理论的创立者。出版了《整体太极拳》一书,为太极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担任过国家武警总部及辽宁武警总队擒敌技术教员,在全国武警首届武术大赛中担任裁判员。

个人简介

整体太极拳理论创立者,辽宁省锦州市人,幼爱武学,夙慧极佳,曾三拜严师,学有少林拳、戳脚翻子拳、大成拳、太极拳等功夫,均受益匪浅。在从军于边防武警部队期间,又学习了擒敌之术,先后担任过国家武警总部及辽宁武警总队擒敌技术教员,在全国武警首届武术大赛中担任裁判员。

人物故事

早年,车先生在习武过程中,深感太极文化之精妙,故而在众多武学中独对太极拳喜爱有加。为寻太极拳之本,坚持勤奋钻研而不辍,苦苦追求而不息,收集了大量的太极拳资料。同时,学习我国的古典哲学、医学、人体运动学及气功的养生之道等知识,涉猎到众多的武学边缘学科及领域。

车先生虽然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但对先辈们留下的太极拳理论的深奥程度,仍有望而生畏之感。诸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等一些经典论述,大多是哲理式的经验总结,从理论上具有指导性意义,但缺乏具体的习练方法,可谓是归纳多而演绎少。查“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可见其习练难度之大,有成就者更是为数甚少。因而,学习者在太极拳的理论应用上感到困惑,不得其解。

八十年代中期,车先生偶然受到儿童玩具“拨浪鼓”和“不倒翁”的启发,产生了探索人体运动规律的灵感,从此便开始了太极拳整体运动的研究。多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不惜与贫困为伍,不顾家人的埋怨及世俗的误解,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形成了整体太极拳运动的具体理论。

当前,随着太极拳爱好者日渐增多,国内外习练者已达亿万之众。但从宏观上看,大多习练者是被这种圆形运动的特殊性所吸引,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老年人的“圆式广播体操”,而对太极拳的精深内涵知者比例下降。特别是少壮派以学跆拳道、柔道等“舶来品”为时尚,令人痛心疾首。为此,车先生在同道们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太极拳》一书获得了版权,在此公开于世,并决心在有生之年,为太极拳这一文化瑰宝,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与天下爱好者共同努力,将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

《整体太极拳》一书是整体太极拳理论及实践方法的笔录,其中整体运动论、八圆式拳谱、推手练习等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概念,这些新的理论从太极拳的学术研究角度上,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阐明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及新的学术观点,对太极拳爱好者、专业研究人员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整体运动论

整体运动理论是指导人体运动的一种新理论,又是一种新方法。作者在 20 年前的刻苦研究中,偶尔受到了儿童玩具“拨浪鼓”和“不倒翁”的启发,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运动理论体系。它的特点是能使人体在运动中保持完整,而且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体自身的能量消耗,使动作轻松自然而灵活。这样的健身运动,既不损伤身体,又能自我康复运动系统上的疾病,调解紧张的神经,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体育运动中,它以调动整体能量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所以,它最适合在太极拳及健身活动中运用,也可在摔跤、柔道等竞技项目中试行。

整体运动是在用人体的中线为轴,以体带肢等方法的基础上,将意识与肌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完成的。现将运动中的各个环节分别论述如下。

(一) 中线为轴

任何旋转的物体都有一条轴线。人体运动离不开旋转,即使直线运动也是在无穷大的圆中进行的。人体凡有关节处皆可转动,因此人体上的轴线很多。但在整体运动中,把人体躯干作为主体,它的转动有两条无形的轴线,一条是垂直于地面的纵轴线,另一条是平行于地面的横轴线,两条线统称为中线。纵轴线是人体重心(体重的中心)点与地面垂直向上并通过人体的一条直线,它随着运动中重心的变化而改变通过人体的位置。横轴线是在人体俯仰,倾斜及翻滚运动时,转动圆心与地面平行的一条直线(略)。

(二) 以体带肢

体是指人体躯干部位,肢是人体四肢的简称。也就是说在中线为轴的基础上,用躯干带动四肢来运动,至少四肢的活动不能在躯干运动之前进行。四肢不单独活动,也不做一侧活动而另一侧静止的局部运动,否则不能有效的将整个身体连接在一起,其运动规律类似“拨浪鼓”。

关于太极拳

【一】甚麽是整体太极拳

整体太极拳是以整体运动论为主体理论,用阴阳学说作理论指导,来完成太极拳的内功、基本步法、刚柔力、双人推手、套路等练习。演练中具有不调呼吸、不走经路、动作左右对称、一切顺其自然等特点,而形成一种新的太极拳运动方法。

【二】内功与太极拳关系如何?

内功与太极拳运动是阴阳关系。养生家以内功为主,其中又以坐卧姿见长。太极拳以内功的站桩为基础.桩功以修内为主、修外为辅;太极拳运动以修外为主、修内为辅,内外兼修而相辅相成,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桩功是古代养生的方法之一.早在中医经典《素问》中就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武家又有“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从站立的姿势分析,战立结构是人体各部自然相连接最为完整的结构。在太极拳的运动中,要尽可能地保持站桩的气功状态和完整的结构,即所谓的带气练拳。也可把太极拳运动看做是移动的桩功。有静才知动,有完整才能鉴别运动中是否有局部和散乱,否则就不知整体运动的所以言。因此说,桩功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

【三】无极桩、八式桩〔阴、阳〕意义何在?

无极桩以练气养生为主,八式桩以行拳为用。

八式桩阴、阳两式所分,有利于太极拳基本步型的虚实变化,两桩本身互换,不仅能缓解两腿肌肉的疲劳,而且有利于两手前上后下的变化,可消除躯干肌的相对疲劳。有规律的整体的虚实、阴阳变化,会使人阴阳得到相对平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学的原理。

【四】整体太极拳行功步骤是怎样的?

大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练内

在内功的基础上,按整体运动的规律,完成自身力的传递与传导,使运动的整体不发生散乱,同时,用意调动、指挥更多的细胞参与运动。

第二步练外

在练内的基础上,同时体会空气对人体运动的阻力,感觉如在水中,又象磁铁同极性相对之排斥,其阻力从无到有,由手而扩至全身。用意则要在勿助勿忘之间,使整体力之大小与阻力相吻合,做到无过而无不及,并随功夫的长进,过度到似有似无之间。

第三步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内外兼练的一种状态。此时气觉的感受是;身体犹如无皮之气球,内功之气与宇宙之气相通而共存;有感于气之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整体运动日渐轻灵而丝毫没有散乱之处,具体实在与虚无缥缈相伴而行,自然之程度如宇宙之运行,不劳其心,不居其力,身心异常舒服快乐,非语言可以形容,每每行功而欲罢不止。此乃成功矣。

成就后随之细腻不断增进,心态平和宽容,气质伟大非凡,仿佛脱胎换骨,无不与道相合,才知功夫果真永无止境,只因个体差异与修养程度而有别。层次虽分三步而行,但并不能截然分开,应相互渗透,有主有次,循序渐进,学练中应自有体会。

【五】整体太极拳为何采用八式步型?

根据太极拳支撑八方和膝关节活动范围的特性而设。如果两脚前后在一条线上,人体重心左右不易稳固。如果两脚左右在一条线上,人体重心会前后不稳,某些动作还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六】整体运动论是否适合其他太极拳?

整体运动的方法不仅适合其它太极拳,也适合相关的体育竞技项目。太极拳有协调、劲正、一动无有不动等要求,如用整体运动的方法练习任何太极拳,都能很快地将身体各部位连接为一个整体,能使健身与推手等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整体运动方法参加套路比赛,在原有太极拳个别肢体动作位置上略有不同,这正是由于整体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七】怎样认识“主轴”和以腰为轴?

整体太极拳以人体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纵线为“主轴”,而不是以腰为轴。在整体运动中腰也在转动,其实每个关节都在自转或公转中,所以说“一动无有不转之处”,只是以主轴为圆心点时,距圆心越近处动的越小,而离圆心越远处,动的越为明显。

太极拳以腰为轴,也并非是单纯指五节腰椎为主的转动,只是因为古时没有人体运动学、力学的学科;如果现代人不全面了解古人之用意,仅从字面上理解就容易产生误会。查过去有关“腰椎为第一主宰”;“腰如干,肢似枝,腰微动,肢自动;腰不动,肢乱动,无用功,一场空”;“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等论述,把“腰”字理解为“腰脊”、“腰干”更为贴切。腰与腿的协调运动,才能避免身体的散乱而获得完整。如果单以腰为轴,会使整体劲在腰间受阻,力量上下易分散,形成所谓的“半截劲”。

【八】动作大小与快慢意义何在?

拳谚有“大动不如小动”之说,动作大容易散乱,动作小易于相对完整。所以在八圆式拳谱的练习中安排有动作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循环练法。

关于运动的快与慢,在练习中要求动作易慢而不易快。因为动作一快,就很容易勿视运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动作是否符合整体运动的要求,却不易被察觉,所以,效率很低,劳而无功。快的动作是学以致用的需要,甚至在爆炸力的速度中,仍然要求力量的完整。这些都是在慢的整体运动习惯基础上才能完成练就的,看来,慢是为了更好的快,是为了更好的用。

上一篇:陈龙章(企业家)

下一篇:不靠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