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鉴的个人简介
陈仁鉴先生(1913--1995)我国著名剧作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194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曾任中学教员。建国后,历任仙游县编剧小组编剧,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剧、副所长,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合著莆仙戏《春草闯堂》。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著有《陈仁鉴戏曲选》。他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简介
陈仁鉴先生(1913--1995)我国著名剧作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坎坷与磨难
陈仁鉴先生早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薰陶下,追求民主、科学,接受世界文艺新思潮,使他对传统文化有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反思;他的生活道路历尽坎坷,受尽磨难,又使他对变幻的人生和炎凉的世态有真切的感受;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毕业)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原本专攻山水画)等等这一切为他的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剧本与赞誉
一九五三年,陈仁鉴正式投身戏曲的改革与剧本创作。他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五四年夏天,陈仁鉴先生与人合作整理的《琴挑》一剧。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得了大奖。同年又赴华东地区参加调演并获奖,选入《华东戏曲剧本选》。古老的莆仙戏首次与专家学者和上海观众见面,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倍受赞赏。
一九五五年,陈仁鉴先生被调进了仙游县编剧小组集中精力搞剧本创作。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餐,沤心沥血,刻苦写作。他编的戏,演到哪里,红到哪里,上座率极高。许多剧团争着要他的剧本,他都有求必应。一九五六年,他写的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在福建省现代剧会演中获大奖,夺双魁。
一九五七年,他整理改编的《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被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莆仙戏这个小剧种,引起了全国剧坛的注目。一九五九年,《团团之后》作为进京献礼剧目,誉满京华。途经上海公演时,出现了满城争说《团圆之后》的盛况,《文汇报》全文刊登了该剧;在京演出期间,哲学界、史学界、文学界、戏剧界的专家学者们盛赞它“列入世界悲剧之林毫无愧色”。鲤声剧团载誉归来时,先后到济南、南京、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九江等地演出,受到隆重接待,到处佳评如潮。这次席卷半个中国的演出,使莆仙戏“雷响天下知”。一九六0年,该剧赴长春拍摄成舞台艺术片。之后,香港影视界改编成《同命鸳鸯》(夏梦主演)上映,影响海外;几十年来,被改变成电视剧、各种舞台剧,盛演不衰、百看不厌。
此后,陈仁鉴先生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一九七九年,《春草闯堂》进京献演,再次饮誉九州戏苑,获得创作与演出一等奖。专家撰文指出:“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抬轿”一场戏的表演,更是博得了高度的评价,许多表演团体,都上门拜师学艺;全国各地有六百多个剧团上演该剧;香港凤凰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拍摄为故事片《假婿乘龙》,广东潮剧院移植后赴泰演出,公主、总理都到场看戏,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香港《大成》月刊载了剧本;台湾首批开放大陆的五个剧目,其中就有《春草闯堂》;香港昭英社在国际青年节上演的《春草闯堂》剧,被列为精彩节目之一。1998年,鲤声剧团赴台湾演出《团圆之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为戏曲事业鞠躬尽瘁
陈仁鉴先生为戏曲的现代化和大众化倾注了毕生精力,他不但对莆仙戏走向全国有特殊的贡献,而且其作品在全国剧坛也享有崇高地位。他对传统剧目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注入强烈的当代意识,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雅于俗的完美结合,震撼我国剧坛,风靡港台及东南亚,到处常演常新,保持永久的艺术魅力。他的《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全国入选两部作品的,唯有他一人。《春草闯堂》还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卷。他的作品被列为艺术院校教材。他晚年针对戏曲的殿堂化和贵族化,大力呼吁通俗化和大众化。引起重视和争论。因而更受到普遍尊重和敬仰。上海艺术研究所对他的作品的评价是“高山仰止”。中国协会认为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剧坛的闪光之作”,“但福建乃至全国的剧作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剧协副主席郭汉城认为,他的剧目作“光照曲苑”,他本人“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陈仁鉴先生用毕生心血创作的戏剧精品,他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以及高尚的人品道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与精神财富;他为戏曲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
故居
陈仁鉴故居在仙游南溪村竹埯头,当年盖房时,屋顶的瓦片是用黑土烧制成红瓦,那时当地民居瓦片皆为红土烧成的黑瓦,这样,红瓦的屋顶就显得特别喜气耀眼,当地人就把该民居叫做“红厝瓦”。
红厝瓦分为旧厝,后座,新厝,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陈仁鉴前六代祖宗陈本卅开始兴建旧厝,相传陈本卅兄弟多人,以打铁为生,他到永泰嵩口镇收购几担废铁回来,到家后发现全是黄金,从此发家致富,兴建七间厢双护大厝一座(俗称旧厝),清光绪年间,陈本卅季孙陈照思中了武举人,他偕族亲续建后座,多年后,陈本卅长孙陈德思的儿孙紧靠后座南边兴建七间厢半护厝一座(俗称新厝),民国之后虽然又陆续兴建工程,但陈氏民居的总体格局则于清代完成。
走进红厝瓦如同进入艺术殿堂,首先映入眼球是大门门簪上以及两边墙体上各种雕刻图案,其木雕石刻技巧之高超,工艺之精湛,可称莆仙民间工艺一流水平。据说当年本来准备建两座七间厢的木料,最后都用在此屋的建造中,所以不管是中轴线中间大小厅,还是大门前屋檐下,其间梁昂,斗拱、额枋,垫板皆布满图案,连绕屋近千米长的随梁枋上也进行雕刻装饰。其中最繁杂的花格,木匠花了三个月的工时才完成。与木雕构建相比,石雕数量相对较少,但少而精,据陈氏族人介绍,大门两边曲墙相嵌的两块石雕,是主人用20亩田地请石匠来制作。如此重金聘请,换来石匠精雕细刻,近二平方大的青石板上,用花卉图案饰边,画面构图完整,人物神态生动,山水造型独特,表现出儒家思想的故事情节。
从这座充满艺术语言的房屋中,可以看出陈家主人对民间艺术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很高的鉴赏水平,陈仁鉴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多多少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陈仁鉴故居在新厝中轴线北侧厢厅,置身其中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辉煌,从墙体残留的标语和遗迹中似乎还能悟出房屋与主人曾经历过的沧桑。陈仁鉴解放前因参加共产党地下游击队,被国民党围捕,房子虽然免遭烧焚,但部分装修被破坏,大跃进期间该屋大厅被征用改造作国家粮仓,文革期间,陈仁鉴遭受到迫害,其住处先后被抄家五次。为了保护石雕木刻,陈家主动用泥浆石灰把墙上浮雕抹平,并在上面写上毛主席语录,这些语录至今还残留在石雕上,成为一个时代留下的印迹。
一位大师,一座故居在不同年代不同境遇中积淀出不同的人生与时代印迹,但一部作品当它成为经典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光芒将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