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镐鼎

时间:2024-01-06 05:19:35编辑:小周

范镐鼎的个人简介

范镐鼎(1626-1707)字彪西,洪洞人。性孝友,阐明绛州辛全之学。康熙六年进士,以母老不仕。河、汾间人士多从之受经。十八年,以博学鸿儒荐,未起。立希贤书院,置田赡学者。

基本内容

范镐鼎(1626-1707)字彪西,洪洞人。性孝友,阐明绛州辛全之学。康熙六年进士,以母老不仕。河、汾间人士多从之受经。十八年,以博学鸿儒荐,未起。立希贤书院,置田赡学者。辑理学备考三十卷,广理学备考四十八卷。国朝理学备考二十六卷,采辛全、孙奇逢、熊赐履、张夏、黄宗羲诸家绪纶,附以己说,议论醇正。又著五经堂文集五卷,语录一卷。又以其父芸茂有垂棘编,作续垂棘编十九卷,三晋诗选四十卷。

生平

范镐鼎(约1629年-1707年),字彪西。清初洪洞师村人,祖父范宏嗣,父范芸茂。

范镐鼎幼时,得祖父范宏嗣亲授,笃志于理学。范宏嗣为明末晋南名儒之一,愤于明季士大夫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忧于时势颓靡,提倡经世致用学说。范镐鼎从小受到祖父影响,这种思想贯穿了他整个一生。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梅山,李自成进京称帝,范宏嗣持忠君思想,绝食殉国,以生命实践了他“以身卫道”的理想,祖父的这种举动,对范镐鼎震动很大,这成为他后来一直不能与清朝统治者积极合作的重要原因。

顺治三年(1646年)范镐鼎中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会试中试,但不知何故,没有参加殿试。康熙六年(1687年),范镐鼎参加殿试,成进士,以即用知县待命。范以母老待养为由,辞京归乡。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年轻的范镐鼎进退尴尬;出仕满清,是对祖父尽节的不孝;满腹经纶,归隐山泽,与“学而优则仕”的理学思想相悖。在两种矛盾的传统思想中,范镐鼎取其中而行,一方面,积极参加科举,得中进士,使自己的学识文章得到公认,一方面辞官归隐,又表明不违祖德,恪守忠孝的传统道德良知。

归乡后,范镐鼎继祖父衣钵,以研讨理学为己任,聚徒讲学,埋首著书。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山西提督学政卢元培、太原府同知江南岭请范镐鼎参予撰修《山西通志》。范镐鼎主张将稿件分四类处理,冗长者裁去,遗失者补充,可信者留存,有疑难者照实叙出。范氏力主志书不应独立异说,但亦不可尽袭陈论。前后历时二十余日。这时,他的母亲郇氏来信,召其归家,卢元培、江南岭再三劝留,范镐鼎以孝为辞,冒雨南归。

康熙十六年(1677年),范镐鼎虑于从学者日众,而自己原建的义学已不能容纳,用数年节衣缩食所积在村西建希贤书院,占地二亩多,内构讲堂,太原名士傅青主为其题写“文献堂”匾额,书院内凡门必有匾。有联,其中自题匾有“致知”,“力行”。于此,可窥范氏提倡学以致用的思想。据其所撰“希贤书院碑记”记载,书院内,松竹夹径,冬青绕墙,桃李、梧桐相间。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诏各地推举“博学鸿儒”,京官举荐了范镐鼎,朝廷下旨山西巡抚,督促范氏入京待试。起初,范镐鼎以母老为辞,后来,巡抚衙门连着催逼十三次,范镐鼎坚心不赴,最后,只好装起瘫病来。巡抚据实上奏,朝廷只得作罢。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范镐鼎捐资重修师旷陵园和祠宇,并申请府、县,请载其祀典于志书,第二年,又修葺了皋陶祠、墓。范镐鼎把阐扬先哲,视做儒者发扬“道”的一种方式。范镐鼎以“理学正道”自任,他努力使自己的学说思想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康熙二十六年,范镐鼎出银三百两,购置五十八亩水地,用以帮助附近孤贫无依的老年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范镐鼎又出资重修了韩忠定公墓,次年,又倡修明太守卫英墓。虑于“希贤书院”日后的经费,范镐鼎出资在辛村一带购地数十亩,将田租作为院内贫农子弟的生活补贴。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十一月初四日,康熙帝南巡路过洪洞。康熙很早听到关于范镐鼎的许多传闻,在过洪洞前,已下旨平阳府,要范氏接驾。这时,范镐鼎已七十多岁,他在儿子范麟的陪伴下,一大早进城,在官城桥旁候圣驾。康熙帝在路过官庄桥时,简单询问了几句,入城后,传召范氏,范镐鼎将所著《明儒学备考》、《广明儒学备考》进呈给康熙帝,同时奉进的还有范家自产的柑子一篮。

第二天,范镐鼎在城南安乐坂恭送圣驾,康熙传召范氏父子随行到平阳府。

范镐鼎携其子骑马抄小路先抵平阳,在鼓楼东迎候,康熙远远望见范氏父子,就笑着打招呼,入驻平阳后,康熙询问了范镐鼎身体情况,御书“山林云鹤”四个大字赐于范氏。又令范镐鼎写书法,范镐鼎先写了“花迎剑气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又写“天子万年”、“万寿无疆”、“文武圣人”四个条幅。随驾大臣王士祯、陈廷敬等均赠范镐鼎诗文以贺其得御笔之荣。次年,康熙还对太子说:“山西进士范镐鼎是个真正理学”。

大约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前后,范镐鼎病逝于家,年逾八旬。据传,范镐鼎死时,身着朱色宽袍,手指上戴有一个玉扳指,这大概是寄托对亡明的最后思念。

评论

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述说:“本朝荐举大典应运而起者固不乏人,尚有烟霞之士,迫于催请,多在路途告病至,始终不起者,山西范公镐鼎,陕西李公颐,江西魏公禧,浙江应公谦、四人而已,商山四皓,于今复见。”

范镐鼎高逸之名遍传海内,朝野士子皆以名儒礼之,从范游学者,遍于三晋。当朝大学士泽州陈廷敬致范镐鼎,对范氏提倡以身践圣贤之学大加赞誉。以明遗民自任,啸傲山林的傅山先生,也与范镐鼎有着密切交往。范镐鼎在其母弃世后,对自家的祖坟大加修葺,前后历时数年,傅山为其祖茔牌坊题额曰:“竹策丛生”,“槐栾勿拜”。范镐鼎把修葺祖坟看作文人躬行“五伦”的实际表现,他在祖茔牌坊上撰联:“天成象而地成形,有一念感通之天,无三旬不变之地,讲地理不如讲天理。心游虚而身游实,无百年不老之身,有千古常生之心,求心存即是求身存。”他认为,世俗的地理风水之学不足信,应当追求的是“天理”,是千古永存的“心”。所谓的“天理”,就是圣人道德,五伦规范。人生是短暂的,但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能够让人们追念不已,这就是“千古常存之心”,即使身死千载,也可光照千古。这实际上是范镐鼎以理学自任,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

范镐鼎毕生致力于躬行理学道义,他把“治学与致用”结合起来,更多的是行动,他虽僻处草野,但并不是一味以隐士自居,而是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阐扬往哲,开万世太平”的弘大理想。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了整个清代二百余年。范镐鼎著述颇丰,有《晋国垂棘续编》、《三晋诗选》、《晋诗二集》、《明儒学备考》、《广明儒学备考》、《清理学备考》、《五经堂文集》、《五经堂语录》等,均已刊刻行世。他曾撰修过八卷本的《洪洞县志》,范氏对洪洞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除其著述丰富外,还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当清初洪洞城市文化随时代变迁衰落后,以师村范氏的希贤书院为主体的新型文化群体应运而生,如后起的大学者薄村王轩,或多或少受到了范氏遗风的熏陶与影响。

上一篇:布莱恩·罗德里格斯

下一篇:丁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