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继民的个人简介
毕继民,1961年9月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方向学术带头人。擅长写意人物、写意山水。作品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美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美展、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等综合性大展并获奖。作品《马本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近年来多基本内容
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联展及学术邀请展。学术论文及作品在《美术观察》、《装饰》、《文艺研
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东方艺术》、《美与时代》、《中国艺典》、《当代中国画》等刊
物对毕继民的绘画艺术风格及学术主张作专题介绍。出版《毕继民画集》、专著《传统文化与中国
人物画》。
1、毕继民教授被世界艺术评估组织评为2012“最俱学术价值的东方艺术家”。
2、毕继民教授被国际艺术品投资、收藏机构评估为2013“最具升值潜力的中国画家”。
3、毕继民教授“毕氏云烟”作品目前市场价26000元/平方尺(人民币)
毕继民教授个人网络信息以本官方网站发布信息为准。凡与此网站发布信息不符者
及时更改,市场流散作品价位与此不符者慎购或经本人认证鉴别真伪。凡发布毕继民
教授虚假信息构成侵权者,追究其相关责任。
思想精髓
“我的意境说”--毕继民
“构思立意”论--毕继民
“造化心源”论--毕继民
“以大观小”论--毕继民
“物我交融”论--毕继民
“计白当黑”论--毕继民
“气韵生动”论--毕继民
“画品人品”论--毕继民
1980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修中国画专业,主攻水墨人物。大学毕业后在廊坊师范学院执教8年、任廊坊画院专业画家8年,
1999年调入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至今,现为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0年 加入河北省美术家协会;
1984年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 作品入选“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一等奖,河北省委、省政府、文化厅、省美协召开庆功大会进行表彰;
1987年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录制《追求者之歌》专题节目对本人学术追求及艺术成就进行全面报导;
1988年 作品《马本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8年 作品入选“中国首届红十字会全国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1988年 应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邀请参加“大陆二十位书画名家台北联展”,四件作品入展;
1989年 两件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美展”,同年两件作品获河北省美展一等奖;
1989年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2年 应邀参加“中国美术作品巴西展”;
1994年 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美展”,同年一件作品获河北省美展一等奖;
1999年 作品入选“河北省美术作品精品展”;
2000年 创作大型系列作品《父老乡亲系列》,作品分别在《美术界》、《艺术界》发表;
2004年 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第十届全国美展组委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美展名家创作研讨班”,共52位画家参加;
2004年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邀请参加“世纪丰碑百名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0――2006年在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品数十幅,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两项。
我的“意境”说
――――毕 继 民
意境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作品好坏、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
意境的由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取向有着密切关系,可追溯到先秦诸子、魏晋名士、隋唐佛子,并伴随着中国文化主体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观念,逐渐进入美学领域和中国绘画实践活动,成为中国画家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再造物象构成画面的要求。
《易传》中明确指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主张,指出当语言无法把心理充分表达之时,以立象尽其意。绘画作品中的“意”的关键在于,它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所必备的能力,是靠学养和画家内在精神品格为主要支撑的。用“意”的高下、优劣之根本在于画家学养之高下和个人品格之优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画家所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不仅是靠画中的“意”构成,它更是画家的心境体现。所以说什么水平的画家就会有什么水平的绘画作品,画家决定着“意”,是“意”的主体和生产者。观画便知其人,当然也有个别的现象存在,有些作品则很难看出作者想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他画画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搞不明白、看不懂。这就说明这类画家的文化身份还没确立或者说智商有问题,人也就没法活明白了,旁无他解。
早在先秦时的隐者庄子就曾提出了“意”的基本概念,“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篇》)。庄子是老子学说的集大成者,庄子已经认识到“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只有认识到言表其意的局限性,才能真正了解“意”的无限和“得意忘言”。超越“言”的有限,才能体验和把握无限的“意”。“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但是我们亦可“观其行”便知“其意”,“观其画”亦能“知其人”。这就说明了“言”的局限性,而“意”则涵盖了语言和绘画行为的全部。
魏晋名士之玄学所创造的意境范畴,为中国画的意境创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魏晋名士之玄学是以探讨老庄及《易传》本体论的“有”与“无”为中心而展开的,形成品藻人物之风尚,倡导道德理想和高尚人生品格的修炼。中国文化的发展反映在绘画上表现为,从先秦的“生命感叹”到魏晋南北朝的“以形写神”和“澄怀味象”的转变,以及由“竹林之狂”发展成之后的“园林适心”。绘画主体也从“人物载情”转向“山水寄情”。魏晋南北朝时的文人士大夫,人人自危,这是由政治权力相争而带来的严酷现实气氛所决定的。哲学上玄学取带了经学的地位,人的生命意义被高度重视起来,学术语境也从政治内容的清议转向自由清淡,人物品藻的风尚也就构成了对人物的才、性、情的关注,形成了一个对人物姿态、体貌、仪容、神气、气度等多层、多面的关怀氛围,促进了绘画对传神、气韵、意境等绘画观念的形成与深入探研。
受孔孟之道和老庄思想影响,中国画家自个性自觉之日起就意识到绘画创作表现万物之生机和人生真谛之重要。孔孟之道的“修身养性”塑造了中国画家的精神品格;老庄哲学及魏晋玄学的“独善其身”造就了中国画的内在文化品质。老庄及玄学对人本体的关注,导致了人的觉醒和审美取向的定位,这就要求绘画表现的虚灵性方式与之相合。“意”也就被画家重视起来。意境的要求使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全新意义的发展空间。东晋的顾恺之“以形写神”、“传神阿睹”及其传神论,谢赫的“六法”之“气韵生动”。南朝宗炳的“澄怀味象”、“言象之外”及唐代的司空图《二十四品》之“超乎象外”,他们在认识和关注的枝节及细微处虽有略差,但他们的审美追求是一致的,认为绘画创作必须超越感性认识,超越有限的“象”,把握无限的神、韵、味,只有深刻的表现画家的主体思想情感,才能真正在绘画作品中表现人生真谛和“意”之所在。
中国画中“意”和“象”是充分体现画家思想感情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中的“象”是画家“意”的载体,通过“象”来传达画家之“意”。“象”是客观存在的,有着自身的形式规律和特征,但是绘画创作所要求的“象”,是“意”的精华,绘画加工后的“象”才能与“意”契合。“象”的形式和存在,在绘画作品中是画家传情达意的一种手段,是画家灵魂的代言物。可以肯定的说,有什么样的“意”,就会再造出什么样的“象”来,这就是“得意忘象”的至理。因此,中国画不能满足于有形有限的“象”。“象”越是具体,艺术的局限性就越大。以“象”为目的,很难实现内涵的丰富和画面的空灵,而应努力追求可以表现无穷无尽之意的“象”,这就是要塑造“象外之象”。只有超越了“象”的局限,达到“大象无形”的妙境,绘画之“象”才有意义和美学价值。
魏晋竹林名士嵇康《声无哀乐论》曾有“应美之口,绝于甘境”之词语。这说明“境”字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代被广泛用之。王昌龄《诗格》中云:“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刘禹锡也在《董氏武陵集序》中云:“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这就说明“境”字被广泛用于唐人的文学言辞之中了。
魏晋南北朝的品藻人物风尚,将审美对象引向了神、骨、肉的多层结构和审美内容的神、情、气、韵,这就为“境”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氛围。唐人对“境”的理解和认识是在魏晋南北朝人的思维框架中形成的,六朝人的思维框架表现为文学艺术创作中意与物的关系和意与人的关系探讨中。唐人看重的是在文字上的具体落实。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词必穷力而追新,……争价一字之奇”。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词藻和句子带给人们的意境享受的,“境”是用文字展现出来的,是将“境”落实到语言上的原故,也正是因为唐人看到了文辞与神、情、气、韵的造境妙处和造境的独到,所以唐人的诗越写越好,名家辈出,各领风骚。
唐人把汉字的功能和特性在诗的创作中发挥到了极致,创作出了无数古今传诵的名句、名篇。而文字和绘画的功能不同,文辞的组合可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在文辞的导引下游历古今,人的思绪和灵魂可随文辞进入作者用文辞创造出的美妙意境,文辞创造的意境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朦胧的真实再造,也正是因为这一朦胧性才使人“片言可以明百意,坐弛可以役万景”(刘禹锡《董氏武陵集序》),才形成了唐诗的独特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是唐诗所独有的。而中国画所创造的意境,是视觉的、直观的,所以历代中国画家就十分重视不可视觉、直观的那部分修炼,即所谓画外功,并慎重对待可视部分的精研,以弥补视觉艺术的不足。绘画形式创造出的视觉形象虽与文学的形象性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用作体会绘画创作中的“境”。
每种意识和观念的产生及形成,都不是偶然的,是由文化带来的,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人的审美取向,又反映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在作品中得以体现。已形成的象、意、境观念发展到唐代,由于诗人们对文词的足够重视,便用代表人之情怀的“心”字去和象、意、境任意搭配或三者互为组合构成合一之词组,运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在众多的词组之中“意境”组合成一词最具概况性。其中之“意”涵盖了心灵的诸多方面,心理活动、情感取向、才情品格等;“境”是艺术之境,而不是现实的景之境,是画家再造之境。我们通过唐代诗人创造出来的意境可知道,唐代诗人们对意境之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运用,并对意境的主要内容有了足够的把握和充分认识,形成了普遍认可的文化观念。
意境对绘画艺术而言,是画家绘画创作追求的目标,意境的再造不但有赖于画家对客体深切体悟与观察,而且更以画家内在文化品格和主观情思为依托。自然只给画家造境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必须将这一基础条件纳入画家的心灵世界,经画家的审美和绘画加工后,才能情景交融。画家的学养越高深,再造出来的意境感染力就越强烈,就越有艺术的真实。所以说,在绘画中画家是创造“意境”的主宰,由于主宰者的心境学识不同,体现在作品中的“意境”也就因人而异了。绘画风格、面目也因画家精神世界的不同有所区别。
我们可以说,画家的内在文化构成和个人品格是再造意境的根本因素,意境体现的是画家文化的内存,绘画是文化的一种转化方式,没有文化的意境就谈不上意境了,没有文化的画家也不可能画出有意境的画来,更谈不上指望这类画家再造绘画意境,给人以视觉和心理的享受了。
张晓凌院长谈毕继民教授的人物画:法趣相生
我和毕继民交往并不多,且谋面甚少,但其作品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初看到的是他场面宏大的写实性作品,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位极具发展潜力的画家。几年不见,他的风格、体裁、笔墨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毕继民这个年龄段,许多成名画家的风格已经开始僵化,止步不前,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命。毕继民反其道而行之,一直顽强地进行着画面的实验与变革,变动不居的风格就是最好的证明。
毕继民习中国画,以写实主义入手,多年的磨砺,形成了浑厚的造型基础,对现代中国画的法理体察入微。他所做的《父老乡亲》系列,是写实主义中国画传统中的一幅力作。谨严浑厚的造型,纵横交织的人物动态,令人荡气回肠的画面气氛,深刻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以及对这种命运的反思。
写实主义的修养并不妨碍毕继民对传统文人画的研习。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溯源而上体味文人画上千年的历史,从中不仅总结出笔墨的精义,而且也得到了文人画的魂魄-由笔墨、体裁、情趣所构成的文人境界。应该说,毕继民对传统文人画传统的研习,弥补了写实主义中国画的不足,画面上的笔墨在消解了写实主义过于严谨的法度的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趣味,重要的是,这种趣味标志着毕继民完全站在中国的本位上来思考和创作了,写实主义法理和文人画笔墨趣味的相融相生,使毕继民的艺术境界又精进了一个层次。
我常想,如果毕继民生活、创作于北京,其知名度肯定比现在高得多。但徐州也有北京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适合画家的闭关修炼,不像北京的画家那样浮躁。但愿毕继民一直保持着修炼的心态。
毕继民目前的成果仍是阶段性的,以其良好的修养,坚韧的意志,其艺术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国家画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刘赦谈画家毕继民教授印象:精神之虚影
我心目中的毕继民是一个外表旷达而内心灵秀的优秀水墨画家。相识之初,两个眼睛似两道利光,着实给人留下聪慧的印记。或许正是这种错觉,时常人都会认定他“聪明”过人,一时难以走近其人、其画,其实不然。
前段时日赴徐,看到他一批山水作品,大大小小数十幅,作品中没有时下画坛的做作之气,笔法朴素,气息清雅,清新之气扑人眉宇,实在令人耳目一新。其实画面上“样式”也很平淡,半千先生的笔法加上自己的感悟,自然天趣。然而为何看完这批作品却使我落入沉长的思考之中?是的,艺术需要创造,这是所有从艺者都知道的道理。但创造是需要有条件的,所谓创造,不是指那些简单的“标新立异”和“出新猎奇”,这是不能与真正的艺术思维相共存的;“新”与“旧”是一对永远争执的焦点,相对立又相共存的矛盾,然对其“旧”没有立足于文化内涵的认识,对其“新”便没有根基的存在;因此,任何一种新风格和新语言的产生,都是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后逐步形成的,是基于其对人生的真实感悟之后而转化出来的艺术感受,是一个自然天成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这或许便是继民过人的聪慧之处。纵观当今画坛,“商气”当道,“行气”盛行,所谓艺术之高下直接以每方尺多少银子来评定。市场的泡沫已将艺术淹没,没有多少人再在谈论艺术,而更多的“艺术家”都在传颂某某去年卖了多少银子,今年谁谁置买了豪宅,等等等等,实在令人痛心又疾首。值得欣慰的是还有继民等一批优秀艺术家还在默默地维护着艺术的尊严,可喜!
与继民的交谈过程中还有一点称道,那便是他现今的状态,平和之至,但却透出一种“奇”,这种“奇”便是一种闲步丹青的生活方式,随时将自己的“情”纯化至宣纸之中,没有功利目的。既然画画是一项长期行为的探索,而唯一正确的理念就是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再观其画,画中情境中露出几点旧时文人雅士点景,可窥探出他“回至传统”的文人心态,似乎想从无可挽回的远古,拯救一种在今日看来似乎已无法企及的文明。而我认为,这便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也是当今社会最为需要的一种精神,一种渴望。
我常常将精神的东西解释为“虚影”,这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而言的,看到许多我熟识的艺术家一个个地将自己的艺术沉入商业大海,失去了自我,侮辱了艺术的尊严,毫无精神而言,即便尚存一点精也再无往日之神,可悲矣!我呼唤精神!这是一种我们民族应存的精神,也是当今中国艺术最为渴求的精神,缺少了精神的中国艺术好似失去了魂,麻木地徘徊,是一种倒退!正是有继民这样一批真实的艺术家在默默地探究,中国艺术才不至于完全失落,我真诚地为他喝彩,为他骄傲,坚信他会在艺术之旅途上越走越远……
二00七年十月五日刘赦于南京仙林居中
刘赦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院长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朱兴华眼中的毕继民:艺海弄潮一扁舟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核心是人自身。任何毕生从事绘画的人,莫不以艺术作为追求的目标,绝不甘心跻身于画匠行列。而成为艺术家的道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毕继民就是在这艰难险峻,崎岖征程上的一个长途跋涉者。
继民从小酷爱绘画,投身其中,义无反顾,漫长的过程中或荆棘满地,或险难重重,或困顿交加,或疑惑丛生,都没有丝毫减弱他对目标和事业的追求与向往,反而更增加执着和信心。生活和创作交织成不同于常人的宝贵阅历,使得他这颗生命之树越发地根深叶茂,长势盈盈,迎来了艺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开花结实,取得丰硕成果的最佳阶段。处在这一当可的继民,人画俱熟,势不可挡。
人们常说,学习绘画达到一定的程度,拼的是基本功,那么基本功是什么呢?基本功不外乎是前人在创造中的发现和积累,而不是单纯的技法手段。用最快的速度去获取前人总结的经验,巧妙地摆脱继承传统与否的争执与羁绊而纵情游弋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这是继民在学习中既超脱又潇洒的绝顶聪明之显现。如果不陷于一时一事,从长远的角度看,纠弋于传统与现代的口水之争确实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继民无论是从长相,还是处事再到学识和画风,都有儒雅的大将气度,于人于物,于书于画,都能打得开,放得下,从不会点滴在乎,斤斤计较,因而就不去迎合商贾之垂利,世俗之恭媚,也不去参与此起彼伏的潮流之论争,并不刻意的真正做到了使绘画成为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只要自己喜欢了,情感需要了,人物就人物,山水就山水,花鸟就花鸟,水墨也可,工细也可,画就是了。他的人物精致小品,山水巨制,磅礴与典雅,全都出自本性,不矫揉,不造作,不被得失画累,不以名利为争,用事实说话,以画作来证明,你能说这不是一种气度吗?况且因为有了这样的境界,所以他的画就反映出了对绘画整体美的张扬和静谧甜柔的快活以及直抒胸臆的对自然的歌颂。
人们惯于用传统或现代解义某人作品,亦或用艺术的本源,中西合璧来诠释艺术家的创意,证明其作品的价值,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适用于继民。对继民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只存在于其作品的直读过程中,不必套用人们已有的观念,更不可把某种固定的强势眼光或说法作为分析继民作品的依据,这种对艺术成果按既成定式解义或诠释的手法对继民的作品而言都意义不大。不切肌肤的美言与廉价的谄媚对艺术家的评判显得那样肤浅,有时甚至是歪曲。我们看到,继民的艺术着眼于对中国画基本格局的理解,从本源和文化的层面上,以情感为依托而发现的形式是自然而贴切的。我们往往从他的画里感受到从心源的喷发,自然流露而上升到浪漫化和理想化的创意,所得到的是自由和轻松,对传统审美的迷恋与把握令人信服和神往,这种状态和境界难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吗?我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觉得继民的艺术具有理性与知觉、内涵与呈现、传统与现代、精神与象征的多样统一,因而就特别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能动的生命力。
继民做人颇爽,绝不做作,特别具有北方人的豪气,联系到他的画,同样展示给人的是一种爽劲。千笔万笔,下笔有神,他的画更多的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靠他的功夫和实力体现作品的内在价值,或豪放,或细腻,皆潇洒、漂亮,如饮一盅醇酒,像喝一盏甘茶,品到最佳处,浸到肺腑间,恰似春夜好雨,润物无声,有如露滴花蕊,蜜冽悠然。在以“做”为能事的当今画坛,应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与继民,亦师亦友,几十年的交情,自信对他十分了解,虽然分开日久,但联系是经常不断的,他有了新的收获也总是告知我,让我与他共享,对于他的艺术,我是这样理解的:继民于画,总是充满激情,操笔不辍,所作颇丰,但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过开创或超越什么,只是体悟和追求一种创造过程,体验其中的愉悦,无所顾及地把自己的感情宣泄在宣纸上,一切都仿佛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完成,既耐心,又诚实。他以自己的勤勉营造着具有独立情感的精神家园,去享受本性流露过程中的无限快乐,同时奉献给大众极富美感的精神财富。但我也以为继民的艺术还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与他所理想的尽善尽美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也是一个真正文化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画家理性把握的必要尺度和进展节奏,在自控的距离中品味生命与艺术的升华。我们说真正的艺术美建立在一种独立人格的精神之上,个性化的人格之美是历代文人所向往的理想彼岸。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既然是大家所共同的,那么继民当然亦在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继民在艺术的海洋中是不会懈怠的,虽然他只是那茫茫波涛中的一叶扁舟。
丁亥九月朱兴华于京南观化堂
朱兴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