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国(作家)

时间:2024-01-06 22:20:05编辑:小周

戴建国(作家)的个人简介

又名戴剑馘,笔名“野草”,1952年9月出生在上海市,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从上海到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乡黎明村下乡插队落户。他从一个种地、放羊的知青,通过自学,1975年任边疆乡中学教师,后继任校长;从1982年先后担任逊克县...

基本内容

又名戴剑馘,笔名“野草”,1952年9月出生在上海市,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从上海到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乡黎明村下乡插队落户。他从一个种地、放羊的知青,通过自学,1975年任边疆乡中学教师,后继任校长;从1982年先后担任逊克县广播局记者、编辑、县文联副主席等职务。他共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小说、散文、广播剧、舞剧脚本等作品30余篇(部),有40多篇新闻作品获国家、省市级新闻奖,荣获省优秀记者、编辑和全国北大荒知青事业家等荣誉称号。 1997年,为照顾年迈体弱的老母亲,戴剑馘提前退休回到上海。同年底,他被上海闸北有线电视中心聘为电视纪实片编导。十年来,他集采访、编导、后期制作于一身,创作纪实性电视专题片400多集。期间发表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拉幕吧,戏演完了》、中篇小说《耿山老汉的心愿》、6集广播文学剧本《呼唤》、独幕舞剧《玛瑙的传说》等。 《走出山林的部落》突出了半个多世纪前鄂伦春民族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巨变这一主题,小说着重描写了聚居在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游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下,从濒于灭亡的边缘获得了新生和发展、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在凄怆、凝重、悲壮的一波三折的诸多事件发展中,体现了新的时代对一个民族的延续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走出山林的部落》序文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陈嵩云撰写,序文对这部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小说布局脉络清晰,以清新生动的语言、新奇别致的风情、跌宕多姿的场面、慷慨悲壮的情节、细腻逼真的细节,描述了独特的民族历史、社会风貌、狩猎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宽宏大量、肝胆相照的胸怀。使读者仿佛心身置于其中,产生出重重喜怒哀乐的情绪。让读者最有感受的是,作者在提炼安排故事时,能很好地处理事物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把错综复杂的矛盾,层层递进、步步发展,构成波澜起伏、震动人心的情节,虽出人意料却合情合理,真实可信。”小说充分展现了鄂伦春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 长篇章回小说《走出山林的部落》,全书44万字,分上、下册。作者前后历经25年,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巧妙构思、潜心创作。作者不辞辛苦地对素材反复选择、提炼和集中,再进行综合、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意境再定格为艺术形象,正如作者所说,“我爬山越岭,无数次地走进群山峡谷,对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及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鄂伦春民族进行采访。白天同他们一起游猎耕作,垦荒造地;夜晚同他们一起围坐在篝火旁,吃着诱人的u2018手把肉u2019,听着扣人心弦的神鼓和优美动听的u2018赞达温u2019(民歌)。一次次的专访,一次次的采风…….荡起我无限的深思和遐想,激发了我要把这个民族的故事,告诉给对鄂伦春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还比较陌生的人们。”正因为作者的这种不懈追求,强烈的创作欲望,一直坚持深入鄂伦春地区体验生活,对鄂伦春族的精神面貌和质朴生活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感受,所以对鄂伦春族的认识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也就达到了生动、可信的艺术效果。为了让读者清晰地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章回体小说除具有一般长篇小说特点外,那就是把全书划分若干回,每回有标题,以对偶句的形式作标题,提示本回的故事摘要,让读者一目了然。 《走出山林的部落》描写了鄂伦春族定居前的一段沉重的历史和觉醒的过程,当今这个民族借助于国家民族政策的东风,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已经融入了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生活,鄂伦春民族的发展历程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陈致远(棒球运动员)

下一篇:崔英(文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