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浴德

时间:2024-01-07 21:47:02编辑:小周

池浴德的个人简介

池浴德(1539年-1617年)明福建同安人,字仕爵,号明洲。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遂昌知县。决狱明断,迁南京吏部郎中。万历八年为乡试同考官,所取皆饱学之士,有知人之誉。后累迁太常寺少卿,致仕归。

他因勤政为民、为官清廉,被母亲笑称为“无花果树”。

人物生平

家风承清廉

池浴德26岁时考中进士,出任县令。上任前,父亲池杨担心他自小耽于诗书,不谙世事,难以管理一县之事。池浴德回答:“尽某心力,依古道行之。”父亲大笑说:“善哉!子勉之!”临行前,父亲书写对联为其送行“世积俭勤,席祖荫,追思昔日;官期清白,戒儿曹,努力将来。”,嘱咐其要牢记祖训家训,清廉为官,勤俭行事。池浴德跪地接联,携祖训传承和父辈嘱托踏上仕途。

半升得民心

池浴德到任之时,前任留下来的积案有三百多件,这些案件大都是因为没有油水可捞,因而被积压下来的。池浴德将案件按照年份、案情轻重汇编成册,夜以继日分类办理,很快便将积累的案子清理一空。一些平时受了冤屈而又打不起官司的百姓听说遂昌县来了个公正贤明的知县,纷纷赶来申诉。遂昌县衙役早先时衣着华丽,出行又喜造势,常常借此恐吓百姓。池浴德便对衙役服饰进行改革,改变成简朴的服饰行装,安定了民心。在办案中,池浴德坚持分文不取,讼者只需要自带半升米用以路途所需便可以,因此民间称池浴德为“池半升”。

曳舟表不舍

池浴德上任之初,恰逢太守入朝,所辖里甲依然按照旧例敛收银子作为对太守的馈赠。池浴德以“太守爱民,何肯要此馈赠”为由,废除了此旧俗。旧时曾有遂昌人到衢州开矿,后沦为盗贼,因此衢州地方官随之颁布法令:“凡入衢者,须有县符,无则以矿徒治之。”因为这道法令,遂昌百姓很多年都深受其苦,叫苦连天。对此,池浴德亲自前往衢州,与衢州道台毛某进行理论:“一里往来,事事岂能给照;十室忠信,人人岂尽矿徒?”毛道台听了池浴德的意见,佩服池浴德贤能,当即颁令废止了这项苛待遂昌百姓的法令。池浴德还组织丈量土地,一改富人多地却少纳甚至不纳田赋、贫民少地或无地却负担过重的状况,让穷苦百姓深受感动。池浴德在遂昌的爱民为民德行,也收获了遂昌百姓对他发自内心的爱戴。在他晋升离开遂昌时,遂昌百姓自发送他到龙游,在龙游换船时,百姓曳舟不舍,致使三日都无法开船,最后只能趁入夜解缆出发。遂昌百姓为了纪念他,后于西明山河边建造了石亭纪念池浴德,取名曳舟亭。

无花结廉果

池浴德后来先后任职南京和北京吏部,均负责选拔、考察官员,所任职务被视为肥缺。然而,池浴德清介端严,从不苟取一文,从不以权谋私。在其父去世后,池浴德回家奔丧,行囊中却仅仅装了四十五两银子,均未上司奖赏所得。池母说:“谚称县令为银树开花,吾子一树,乃无花果也。”

遗训示后人

池浴德在任职太常寺少卿时,因母亲去世,继而告归故里。在其后的三十七年中,他布衣蔬食,亲自为诸子授课。每月逢初一、十五,听到鸡打鸣便起床,焚香告天,告知自己近日所做的事情,以自勉。他还自己出资买地,建造义冢,收埋无主尸骸。他告诫子孙说:“毋滥交,毋惹事,毋衣罗绮,毋想膏粱,毋恃贵凌人,毋挟长加少”,“读书岂尽取科第?时时照管此念头,无负天地祖宗,便为天地肖子”,让后人牢记要谨慎交友、勤俭清正、恭俭待人、传承家风。

家庭情况

祖父池F“以赀雄闾里”。父亲池杨,“知自课学,屡试不利”,因而“力田治生,未数岁,赀日益,视其父倍焉”。池杨“和煦有量”,重视家庭教育,每以“读书循理”教育子侄。

池浴德有子四人,其中长子池显京,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举,初授和州知州。和州官府横征暴敛,单牛税一项就“岁入千金”,县吏胥役又特别横暴,往往把老百姓逼得倾家荡产。池显京下车伊始,了解到这个苛政,立刻把它革除。志书说他当官时“萧然布衣”“两袖清风”,也是一位清官。池浴德的次子即明代有名的诗人池显方,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终身未仕,所著有《玉屏集》《晃岩集》《南参集》等。

上一篇:波母

下一篇:曾卓(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