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昭的个人简介
陈学昭(1906-1991),女,汉族,笔名:野渠。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曾参加浅草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1927年赴法国留学,兼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上海《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1935年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中央党校四部文化教员,《东北日报》副刊编辑,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名誉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一、二、三届理事,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10月18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陈学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终年八十五岁。陈学昭 - 简介
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曾参加浅草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1927年赴法国留学,兼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上海《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1935年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中央党校四部文化教员,《东北日报》副刊编辑,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名誉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一、二、三届理事,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1、2、3卷)、《春茶》(上、下集)、《南风的梦》,诗集《纪念的日子》,散文集《倦旅》、《寸草心》、《野花与蔓草》、《难忘的年月》,文学回忆录《天涯归客》、《如水年华》,短篇小说集《新柜中缘》,译著中篇小说《阿细雅》,剧本《伏德昂》,童话《鲶鱼奥斯加历险记》、《噼拍及其他故事》等。
陈学昭 - 创作道路
学昭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作家陈学昭,原名陈淑英,浙江海宁人,1906年生。这是她第一次见鲁迅。早在1922年上海爱国女校念书时,她就参加了文学社“浅草社”。1924年,《时报》主笔戈公振在报上开设妇女解放问题的征文,陈学昭悄悄地写了一篇《我所希望的新女性》,署了“学昭”的笔名寄去,寓学习昭明之意,十八岁的她喜欢读《昭明文选》。文章登出来了,从此她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与北新书局的孙伏园、李小峰有了往来。北新书局是在鲁迅的帮助下开办的,设有“语丝社”,编辑出版《语丝》周刊,孙担任书局经理。这年,应孙的邀请,学昭参加《语丝》的年会,到了北京,并在适存中学教书。
刚到北京不久,孙伏园、孙福熙(春台)兄弟约了她和李小峰一块儿去看鲁迅先生。一进门,鲁迅正从楼上走下来,见到陈学昭就笑着说:“啊,三先生的朋友来了。”三先生即鲁迅的小弟周建人,两年前,学昭向《妇女杂志》投稿,认识了他。有一段时间,学昭在上海以投稿拿稿费谋生,就搭伙在周建人家,常听他谈论绍兴和鲁迅。并由他推荐,学昭去绍兴女师教了一个学期的书,去看过鲁迅的老家。
这天,前来拜访鲁迅的文学青年特别多,孙福熙送一本《山野掇拾》给鲁迅,话题自然转向了文学创作。鲁迅的热情给陈学昭留下深刻印象,此后,她常和文学青年相约去拜访鲁迅,有时就在周家吃饭。朋友们总是把她安排坐在鲁迅的对面,饭桌上几乎每餐都有一碗自做的霉菜梗,鲁迅常劝她尝尝。原先她不喜欢吃,慢慢地竟吃上了瘾,觉得非常鲜美,后来自己也会做了。
《京报》副刊的主笔是孙伏园,是鲁迅发表作品的一个重要阵地。仅1925年10月份,陈学昭发表在《京报》副刊上的就有《白云庵》、《谈国庆》、《北京的音乐》、《北海浴日》等七篇散文。因而,年轻的陈学昭成为当时受鲁迅最为关注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名字便经常出现在鲁迅的日记中,或称“学昭姑娘”、或谓“学昭小姐”,有时直唤“学昭”,共有二十多处。
陈学昭 - 受鲁迅教诲
1927年春,上海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革命者处境危险,鲁迅兄弟鼓动陈学昭暂避国外留学。学昭编成两本散文集《寸草心》和《烟霞伴侣》,支取了版税,于当年5月随郑振铎等人去了法国。途中,她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平安信。在巴黎,她收到鲁迅的信,遵其勤工俭学的嘱咐,一边担任《大公报》的旅欧记者,一边求学。
1928年10月,陈学昭第一次回国,到达上海的第二天即去景云里看望鲁迅、许广平夫妇。鲁迅先生赠她一本《朝花夕拾》和几册《奔流》杂志。几日后,她从海宁老家返沪,跟以前一样住在茅盾夫人孔德氵止家(此时茅盾在日本)。沈家的后门斜对着鲁迅家的前门,因此,她搭伙在鲁迅家,中饭、晚饭跟鲁迅、周建人两家人一块吃。席间,他们常常谈论人生和文学。
在鲁迅家搭伙的日子里,陈学昭感受到鲁迅的博大和平易,感到了在长辈身边的温暖。1929年,她在一篇散文中记录了一个片断:那一天在鲁迅先生寓中吃晚饭,席间谈起源源回国的艺术家。画师呢,说是经过红海的时候,天气太热,油画上的油都融掉了;雕塑家呢,说是经过地中海的时候,石膏都脱掉了,所以艺术品毁了,带回来的不多。报上说他们是“态度从容,颇有学问的样子”。讲到这儿,鲁迅先生呷了一口酒,笑着说:“学问会从态度上看见的么?”陈学昭笑着接口说:“白纸上写的黑字,经过地中海与红海的时候,倒并不溶去脱落!”鲁迅微笑着点点头。
面对鲁迅先生,学昭无话不谈,深受着教诲。她整天伏案写作,写出了《忆巴黎》、《欧游杂记》等散文,修改了长篇小说《南风的梦》。这些作品,多数给鲁迅先生看过,他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在这里的两个多月是她的丰收季节。
1929年1月18日,鲁迅夫妇听说学昭重去法国留学,便邀去“中有天”餐馆吃晚饭,为她饯行。周建人一家也去了,还有柔石等朋友。大家围着大圆桌坐着,非常高兴,一个劲地劝她喝酒,一小杯,一小杯,学昭喝了不少酒竟一点儿不觉得有醉意。第二天,她去向鲁迅夫妇等人辞行,又开始了漂泊生涯。
在巴黎,她跟鲁迅写信很多。4月15日,鲁迅在日记中记载:“……收学昭所寄照相一枚……”鲁迅先生也常汇款托她购买一些有木刻或铜版、石版画插图的书籍,因为学昭有外交部的记者证。她还和同学组织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书店”,以此购买新书有百分之二十的折扣,目的是为鲁迅先生省一点钱,多买几本书。学昭常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消磨,买到书后将书和发票用挂号信寄给鲁迅先生。鲁迅在日记中有记“上午收学昭代买之书”等句,对买来的书很满意,却常为书价的便宜感到奇怪。
这年初夏,学昭最亲近的二哥病逝,她想着给家里寄一笔钱,但在国外汇款很麻烦。她在给周建人的信中转达鲁迅先生,请他帮助。不久,周建人复信给她说,已汇三百元给她家中,此时周建人经济负担很重,显然那是鲁迅先生的钱。
1931年春节前,学昭在寄拜年信时,寄去了一张新婚合影照片。鲁迅先生十分高兴,在1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得学昭、何穆合影照片,巴黎发。”1934年11月,陈学绍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兴冲冲写信告诉鲁迅,正处于险恶环境中的鲁迅先生仍不忘记回一封短信祝贺她。
陈学昭 - 在鲁迅影响下成长为女作家
1935年7月,陈学昭学成归来不久,特去上海看望鲁迅和许广平。这时他们住在山阴路的一所石库房里。学昭见鲁迅先生苍老了许多,头发已灰白,正患着病,便劝他易地疗养,以避免一些争论不休的纠缠。
这天,她送给鲁迅先生一双小木鞋,那是法国奥凡业省的特产,因为上次她回国时,鲁迅先生曾跟她谈起过,说欧洲的童话小说里常提到它。鲁迅先生拿着小木鞋,问到法国人的风俗人情,显得很感兴趣,并且指着右边靠墙的两个玻璃大书橱说:“这里面有很多你代我买的书。”然后告诉她:“现在国内的情况很复杂,慢慢地你就能体会到了。”
6月26日,鲁迅日记记载:“昙,风。午陈学昭、何公竟招午餐于麦瑞饭店,与广平携海婴同往,座中共十一人……”何公竟即陈学昭的丈夫何穆。这是学昭为鲁迅夫妇备的一次答谢宴会。在这前后的几个月里,鲁迅在日记中隔三差五记录着“得学昭信”、“学昭来”等句。
1936年9月17日,学昭特意到上海看望鲁迅。在楼下,许广平悄悄地对她说:“你去劝劝大先生注意休息。”上楼去,她问候鲁迅:“大先生身体好么?”本来他头靠着坐在藤椅上,见到学昭,便一下子坐端正了,回答:“很好!很好!”学昭谈起法国人用人工气胸治疗肺病的方法。鲁迅“嗯、嗯”了两下就扯开了别的事情。想不到这竟成了永诀。10月21日,她突然收到孔德氵止的快信:“大先生在今天天未明时逝世了。”第二天,学昭随孔德氵止去万国殡仪馆瞻仰鲁迅遗容。她望着安卧在翠柏丛中那张慈祥的脸庞,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她两眼模糊了……
1938年8月,陈学昭怀揣一张重庆《国讯》周刊的记者证作客延安,先后见到了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国讯》和香港报刊上发表了长篇通讯《延安访问记》,客观地介绍了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1940年初冬,陈学昭一家离开重庆到达延安,开始革命生涯。她应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泽东的著名讲话。毛泽东曾当着许多人的面,夸奖她“又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后来,她在周恩来的鼓励下,写出了自传体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1979年出版该书的续集),这是她的代表作。解放后,陈学昭回到浙江工作,先后写了《春茶》、《土地》等小说,并有《蔓草拾零》、《天涯归客》等散文集出版。
陈学昭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多抒发对人生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追求,体现了“五四”后青年知识分子寻找真理的一些侧面。1991年10月,陈学昭逝世后,她的遗作和与鲁迅的来往信件,遵其遗嘱全部存放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里,该馆特辟“陈学昭专库”。
陈学昭 - 主要作品
从1924年在《时报》新年增刊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我所希望的新妇女》起,陈学昭的写作生涯六十多年,她用一支笔,抒发过个人对旧社会的愤懑,表达过反对封建军阀和反动派的强烈情感,赞美过大自然和母爱,描写过异国风情和他乡生活。当她找到真理,创作也跟着起飞了,她深入生活第一线,热情介绍新生活,歌颂解放了的人民。尽管人生旅途上她受过无数次打击,但她在艺术上、政治上,在一切行动中坚持向上向前,始终恪守“生存着必奋斗”的信念,顽强战斗与写作。
她为读者留下丰富的作品:散文集《倦旅》(1925年,上海梁溪书店)、《寸草心》(1927年,上海新月书店)、烟霞伴侣)(1927年,上海北新书局)、如梦)(1929年,上海真美善书店)、《忆巴黎》(192年,上海北新书局)、《败絮集》(193年,上海大东书局)、《延安访问记》(1940年,香港北极书店)、《漫步解放区》(1949年,上海出版公司),中长篇小说《南风的梦》(1929年,上海真美善书店)、《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1949年,大连东北书店)、《土地》(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春茶》(上卷;1956年,作家出版社),短篇小说集《新柜中缘》(1948年,哈尔滨东北书店),诗集《纪念的日子》(1954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以及翻译作品《阿细雅》(中篇小说,屠格涅夫原著,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列宁与文学及其他》(理论文集,1946年,东北书店)、《伏德昂》(剧本,巴尔扎克原著,1946年,东北书店),《鲍鱼奥斯加历险记》(童话,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面对如此众多的劳动成果,老作家丝毫没有满足,被错打成右派,十年动乱,失去的太多了。为弥补损失,她不顾一切地拼命写作。1979年以来,完成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上下卷,1979年,浙江人民出版;续集,1982年,同上)和《春茶》(上下卷;197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翻译童话集《〈噼――啪〉及其它故事》;整理出1924年至1929年发表的散文,结集为《海天寸心》(1981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整理从1924年至1980年的散文、杂文、小说、剧本,结集为《蔓草拾零》(198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将1949年到80年代的散文结集为《难忘的岁月》(1983年,花城出版社)及《野花与蔓草》(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在文学季刊《百花洲》上发表中篇小说《错划以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