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盖伊的个人简介
彼得·盖伊(1923年-2015年5月12日),出生于柏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德裔美国历史学家,曾为耶鲁大学资深史学教授、古根汉与洛克菲勒金会学者、剑桥丘吉尔学院海外学者。
他倡导“运用精神分析的文化史”,其论著《启蒙运动:一种解释》《魏玛文化》等均堪称具有典范意义。
人物简介
彼得·盖伊倡导“运用精神分析的文化史”,探讨弗洛伊德对德国文化及史学研究之影响。其论着《启蒙运动:一种解释》、《魏玛文化》等均堪称具有典范意义。
923年出生于柏林,1938年移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目前为耶鲁大学资深史学教授、古根汉与洛克菲勒金会学者、剑桥丘吉尔学院海外学者。
获得荣誉
历获各种研究奖如海尼根(Heineken)史学奖等。其着作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作为后代的文化史家,盖伊既继承了传统,又发明出自家的擅长之处。
所著书籍《启蒙时代: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获得年度最佳社科类作品。
人物评价
对于盖伊(PeterGay)《启蒙运动》:一种解释》(1966-1969)也有这样的评价:有关反宗教的美德,虽显得巧舌如簧,但都是些空洞无物的滥调。盖伊先生可以和最无耻的诡辩者相媲美。
作品评价
彼得·盖伊:写作是一种野蛮的报复·
关于小说与历史、虚构与真实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英国曾经有一代国王,叫理查三世,他的名声不大好,而后人普遍认为,理查的性情之所以会那么恶毒,主要是由于他丑陋不堪的驼背所造成的―――这与史实不符,可是人们为什么生长出如此错讹的印象呢?答案来自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三世》。 “莎士比亚在刻画这位历史人物的时候,无疑多少扭曲了历史真实,由于他的写作手法活泼生动,竟然让们读来误以为他所写的就是真正的历史,他把虚构变成了u2018事实u2019。”小说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盖伊讲述这个故事的意图,正是为了探察小说与历史、与作家的日常生活―――乃至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潮流与历史书写―――相互缠绕而编织的迷离图景。2000年10月,他受邀到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诺顿讲座,先后发表数次讲演,为我们留下《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一书―――这个通俗的书名应该是台湾译者刘森尧所加,其英文正题为“SavageReprisals”,可以直译为“野蛮的报复”。
因为在盖伊看来,他所讲授的三部作品,狄更斯的《荒凉屋》、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都呈现出作家对他所属的社会的报复心理:“愤怒的无政府主义者”狄更斯的抨击对象是英国的司法体制,他指出了社会改革的必要性:“患有恐惧症的解剖师”福楼拜凭借“令人目眩神移的独特风格”,剖析了法国中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叛逆的贵族”
托马斯·曼,曾经在1906年坦言《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写作动机:“为了抒发作者个人经验的细腻报复”,他的敌人亦是中产阶级文化,不过在福楼拜的作品之中,这一阶级正是如日中天,到了托马斯·曼的笔下,它却开始走向式微……这种报复式的写作,可以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而盖伊对狄更斯等三人代表的文学 潮流,一律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命名。我不知这两个术语之间有什么细微的差异,难道前者潜藏着更浓重的批判力度?可无论是哪一种“主义”,只要与现实挂钩,就必须直面以下的冲突―――如美国学者安敏成分析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时所言:小说指向一个想象的世界,它产生于作家积极的创造力实践;但现实主义宣称,在文本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理想的对应性,这正意味着对作家的“创造者身份”的抹杀。置身于如此逼仄的空间,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应该如何施展他的手艺呢?而盖伊关心的问题还要更进一步,从才艺双绝的狄更斯们的作品宝库之中,我们能否寻找到小说的真理?它又是什么样子?
先说第一个问题。福楼拜的回答很是简单:“达到理想的方法,就是符合写实主义的风格,但符合写实主义的风格则必须透过选择和夸张才能达到。小说世界必然歧异于现实世界―――当《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并遭遇来自家乡的批评者的“对号入座”时,托马斯·曼尤其强调这一常识。现实主义不是照本宣科,盖伊嘀咕道,其实他是多么希望一种照本宣科式的写作的诞生,那样他的本行,历史学的负累就可以减轻许多。
而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他强调,他所指的“历史学家”相当广义,包括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等―――他则力图在小说中发掘作家的生活留影和所属时代的社会留影。司汤达将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盖伊补充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他的任务,就是通过这面扭曲之镜,映照出端正的“历史”图像。
这里的历史特意加上引号,因为我不太明白盖伊使用的“历史”的确切含义。
主要作品魏玛文化
内容简介德国的魏玛共和诞生于1918年,1933年寿终正寝,时间虽然短暂,却已经成为一段传奇。因为这一“黄金时代”孕育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学者,比如爱因斯坦、托马斯·曼、康定斯基、韦伯、海德格尔、本雅明、马库塞、施彭伯勒、勋伯格等,让我们不得不把魏玛看成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魏玛共和还有另一方面的可比性,它跟我们从1911年到1949年的民国很相像:一样的社会动荡,一样的政治纷乱,一样的人才辈出。因此,中国读者来好好读读魏玛共和的文化史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值得一说的是,本书作者彼得·盖伊就是在魏玛共和期间出生在柏林的,后来移民美国,成为美国最有名的文化史家之一。他对弗洛依德钻研尤深,是“心理史学”的代表人物。
目录译序 魏玛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再现与延伸 1
诺登平装本导言 "黄金的20年代" 8
序言 十四年的文化传奇 13
1 诞生的创伤:从魏玛到魏玛 1
2 理性的社群:妥协者与批评者 31
作者结论
特别是他的结论:“在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手上,完美的虚构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历史”。据说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在我看来,第一种意味着真挚的赞誉,它应该献给伟大的莎士比亚、罗贯中,还有盖伊举证的写作《独裁者的秋天》的马尔克斯等人,他们用文学的想象手法做到了历史学家想做或应该做,却始终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们写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小说。至于第二种,是不是隐含着盖伊对现实主义的小说写作的批评?依照我对《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的断章取义,盖伊一心想撕开蒙在现实主义头上的光辉假面,他的终极立场是:让虚构的归虚构,真实的归真实;让历史的归历史,小说的归小说―――尽管做到这一步难于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