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焘

时间:2024-01-10 13:22:03编辑:小周

邓焘的个人简介

邓焘,广东东莞人,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公司于一九八八年上市以来一直为董事会服务。一九九七年九月获委任为本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邓先生具36年以上于香港及中国从事制造及贸易业务之经验。负责制定集团整体策略及审核重大投资。邓先生为邓j先生(本公司荣誉主席及非执行董事)之儿子。现为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该公司是大同机械的联营公司,其股份于二零一零年二月九日开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买卖。

个人简介

邓焘,生于香港,祖籍东莞,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大同机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焘先生与其父邓j先生自86年进入大陆投资,现开办企业遍及辽宁、北京、上海、江苏、河北、湖北、浙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等地,投资领域涉及机械、高速公路、电脑研制、房地产、五金电子、饮食等行业,投资额达20多亿人民币。

邓先生现任社会职务主要有: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董事、香港工业总会董事、香港机械(电子、仪器)商会副会长、东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港澳特约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常委等。

2008年1月15日,大同机械企业集团主席邓焘先生获东莞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莞市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邓焘先生为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营商理念

“团队精神”并非邓焘首创,却为他多年来推崇备至,并忠实的注入了囊括机械制造、注塑件业务、工业品贸易三大业务范围的大同机械集团里。

大至金融危机后集团业务核心战略性的转变,小到企业新的Logo设定,邓焘忠实的诠释了团队精神在集团里至高无上的地位。团队的努力、团队的理性分析、团队的务实执行,一切都是共同决策的结果。

邓焘说:“在集团里协同效应的追求是很重要的,协同效应是我们的追求,但大家的精神就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如果不是,各司其事、各职其职就是一盘散沙。”

1(5张)

一个企业的Logo,是这个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大同的Logo,由公司同事投稿、参与、分析和修改。邓焘谈及此处不无骄傲:“C字代表我们乘风破浪、不屈不挠, M字代表不同团体的人,每个曲代表一个人,特别将它变成3个,代表是一个团队,不是独立一个人,不是独立靠哪个同事去拿生意,是一个团队。2个曲1个M,代表多元文化,不同团队形成一个组合,有协同,引申出我们的成绩”。他说,“这是我一生里面其中一个开心事件。”

继承父辈家业的邓焘说,他是再创业者。

要立足工业,大同路漫漫其修远。诚然,个人的搏击在残酷的商业里只能悲惨沦为牺牲品。但拥有一个集体精神至高无上的大同团队,扬帆起航时已有曙光。

营商经历

1970年 加入家族公司大同任职维修部学徒,后曾转至营业部出任推销员;

1988年 擢升大同董事总经理,成立大同集团,并安排大同上市

1997年 出任大同公司主席,整理公司业务架构

领袖人物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通常子承父业的结果便是养育出倨傲且精于花费的纨绔子弟来。靠在先辈打下的江山上,很多人选择了坐吃山空。

但是,今任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的邓焘却是例外。其父1958年创办大同机械,至1970年年仅20岁的邓焘加入时亦算小有规模。作为继承家业的第二代,邓焘出人意料的做了维修部学徒,此后又转为推销人员。他笑言除了会计部,什么部门都做过。

这些多年“底层经历”令邓焘受益无穷。在公司各岗位全方位的锻炼经历,为他后来管理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立足于这些亲历的辛苦经验,邓焘对同事的辛苦有深切的体会。建立在这种理解上的共识,使沟通变得简单有效。

《Itu2019s your ship》这本书倍受邓焘推崇。单从字面来讲,大同,对于邓焘,亦可说一句“这是你的船”而绝无非议,他是大同集团这艘航船上毫无悬念的最终领航者。但是这位事实上的领袖,彻底否认了这个说法――“领袖这个说法我不敢当,我不是领袖,而且我的能力不高,都是靠我一班同事”

于是,大同作为一家工业制造为核心业务的集团,在面临着自身成本上升、内地民企激烈追赶的今天,关于能否屹立不倒于行业尖端的疑虑,因为拥有这位谦逊平和的领导者统统不攻自破。

经典语录

在集团里协同效应的追求是很重要的,协同效应是我们的追求。

社会贡献与成就

2006年11月23日 任香港塑料机械协会永远名誉会长

编辑本段集团简介

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立足工业的上市公司,以机械制造业务为核心业务,辅以注塑制品及加工和工业消耗品贸易,各业务相辅相成,发挥相关多元化的协同效应。而其位于东莞的全资附属公司东华机械公司更是机械制造业务的重要成员公司之一。大同机械员工人数多达7,000,成为一家年度综合营业总额超过20亿港元的企业。

科研道路

邓焘说,大同机械是带技术型的企业,早于十多年前已经着重技术开发,自主创新,以产、学、研为企业发展的大前题。

大同机械在科研道路上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堪称业界翘楚,为我国注塑工业树立了榜样。早于1996年,大同机械已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同组建“聚合物成型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提升业界在国内的技术水平,以与国际接轨为发展目标。2004年,大同机械与研究中心联合投标,共同承担“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专案。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并已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

多年来,大同机械承担了政府不少领域的投标项目,亦多次承担东莞市技术改造项目、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省投标项目、粤港关键领域招标专案、省部产学研等专案。公司产品更曾多次获省级,国家级新产品,省市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名牌,机械工业部名牌及国家级火炬计划专案等,目前已申报中国名牌产品。

大同机械一向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支持创新,每年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都不少于销售收入的3%,对新产品推行项目管理制;对外不断加强技术交流活动,走产学研合作路线,以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公司长期与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及其它高等院校保持紧密的技术联系,已经取得了不少合作性成果。而大同机械的工程技术部门更是云集各国精英,除了本国人才外,还有来自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的海外技术人才。邓焘说,希望大同机械能做到广聚贤才,企业本着「以人为本、卓越在人」的经营理念,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出一分力。

技术合作

去年年底,大同机械更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战略联盟,在人才培训和研究开发两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于塑胶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研究生的培养;在研究开发方面则重点与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机械优化设计、模具设计及分析、控制系统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材料的开发,务求在约三年时间内,将大同机械人才队伍,机械制造核心业务水准等方面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准。

此外,大同机械亦于今年初与日本著名企业日本宇部兴产机械株式会社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中大型注塑机。双方合作基础始于2002年,日本宇部兴产机械株式会社与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无锡格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注塑机制造的技术转让协定,并开展生产制造宇部ST及PZIII系列注塑机,该系列产品很快获得国内及外资客户之认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型注塑机的需求将会逐年上升,因此双方决定强化合作并设立合资企业以扩大宇部注塑机的生产。透过加强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利用先进的科学经营管理方式,打造出高性价比的产品。邓焘说,日本宇部是生产汽车零件大型注塑机的国际名牌,能与宇部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足证大同机械在科研领域上已获得国际认同。除与日本宇部组成合资企业外,大同亦于今年年初与法国瑞普公司确立合作关系,生产高档橡胶注射成型机。数月前,他们更完成生产两台暂为国产最大锁模力,达1200吨的橡胶注塑机。过往,要达到此锁模力的橡塑机均要进口,而价格比大同更昂贵,售后服务亦没有他们所提供的完善。

邓焘认为,大同机械立足工业,肩负企业责任,对国家、对社区的发展都有一份承担。他们期望大同机械某些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可打破国内多年来同类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升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水平。那么我国在塑料机械的贸易逆差便可得以改善,而大同机械与各学府、单位合作得来的成绩亦有助“科技东莞”的称号得到更大的肯定和认同。

国家投标

最近,大同机械在科技领域上更有突破性的发展。他们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2004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专案” u2013“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顺利通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经鉴定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该产品的技术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对提高我国塑胶制品生产和塑胶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我国塑胶加工工业整体科学技术水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东莞、广东的装备业发展,产业升级作出贡献。

为何大同机械热切追求产、学、研的共同发展?原来,邓焘虽身为大同机械创办人的儿子,但于初入职时,并没有获得任何优待。他在七十年代加入大同机械,被派往最辛苦的维修部由学徒做起。

邓焘忆述,那一代的长者普遍期望子侄由基层做起,经过相当磨练,让他们可以对公司业务有深入的了解,不流于浮夸,他亦不抗拒父亲的安排。相反,他十分回味在维修部当学徒的日子。当维修学徒,让他深切了解机器的运作,学懂了应变的重要性;维修过程更训练了化危为安的本领。相信对技术追求的思路是由那时候培养出来,对机械制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细听邓焘的应变之道,想必当学徒的岁月对其日后待人接物有莫大的影响。领军大同机械的邓焘,并不吝啬地分享他的管治理念。

以人为本

邓焘认为“以人为本”是很重要的。成功企业不能只建基于一个人的努力,企业必须由不同的团队组成,若每个团队只照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人;那么他相信该企业的发展一定不会理想。由于他是由学徒做起,在公司任职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他更加明白每个岗位的难处。若希望员工对企业有贡献,一定要给予他们思维空间、创作天地。在许可的情况下容许他们犯错;否则他们会害怕受罚,而不敢创新,致令意见及设计像流水作业般。看来大同机械今天的成绩与邓焘的开明思维不无关系。但对于允许员工犯错方面,邓焘更有独到的见解,并指出他允许员工犯错,但是那过错一定不可以是大错、亦不可以是重复的错;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从错误中学习,否则让他犯十次错也是白费。

面对繁忙的工作安排,邓焘对应付压力处之泰然,并笑说无压力,哪来动力呢!人是需要面对适度的压力,否则便会不思进取。懂得“享受事业,争取压力”才是减压的最佳方法。

正是邓焘这豁达之处及管治之道,为大同机械注满了朝气、活力,并将引领大同机械继续在产、学、研的道路上驰骋,推动科技东莞、实业兴国的长足发展。

上一篇:陈士良(书画家)

下一篇: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