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的个人简介
狄更斯,英国人,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著名作家。英国作家。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作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6年开始发表《鲍兹随笔》 ,这是一部描写伦敦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写集。同年,陆续发表连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 ,数期后便引起轰动。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画式地反映了英国现实生活。《匹克威克外传》初获成功后,狄更斯与凯瑟琳结婚,并专门从事长篇连载小说的创作。
狄更斯 - 基本资料
姓名:狄更斯
生卒:1812―18列
描述:小说
籍贯:英国
狄更斯 - 个人概述
狄更斯(1812―18列)英国小说家,1812 年2月7日生于波特西近郊。父亲原是海军部职员。嗜酒好客,经常入不敷出,曾被投入债务监狱,全家也一度被迫进狱中居住。狄更斯童年在皮鞋油作访当过学徒,16岁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19岁进入报界,从此广泛接触社会,开始尝试写作《匹克威克外传》出版后一举成名。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1833-1842年,作品基调乐观,对社会进行温和的讽刺和批判。重要小说有。《匹克威克外传》 、 《奥利佛?特维斯特》 、 《尼克拉斯?尼古贝》 、 《老古玩店》。
第二时期为1842―1850年,作品加深了对社会的批判。艺术风格也日益深沉和丰富。重要小说有《马丁?朱什尔维特》 、 《圣诞故事集》 、 《董贝父子》 、《大卫?科波菲尔》。
第三时期为1850一1870年。是其创作最繁荣的时期。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最高成就。重要小说有《荒凉山庄》、 《艰难时世》 、 《小杜丽》 、 《双城记》 、 《远大前程》 。
总之,狄更斯的创作以非凡的艺术概括力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为数众多的社会各阶底特别是下层人民的典型形象,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
狄更斯 - 职业生涯
早年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并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小时候狄更斯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不过后来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15岁时他从威灵顿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一家律师行工作,后来又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
记者生涯
狄更斯后来成为一名《晨报》的国会记者,专门采访英国下议院的政策辩论,也时常环游英伦采访各种选举活动。他开始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并最终收集成《博兹札记》 (Sketches by Boz)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 (The Pickwick Papers)。
创作生涯
狄更斯连续出版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包括了《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 《尼古拉斯?尼克贝》 (Nicholas Nickleby)和《老古玩店》 (The Old Curiocity Shop)。1841年完成了《巴纳比?拉奇》 (Barnaby Rudge)后,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国。虽然他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狄更斯最终依然对那片新大陆感到失望。他在美国的见闻被收入进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国纪行》 (American Notes)。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这部小说是他的圣诞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随后他又以自己的美国之行为背景,发表了另一部小说《马丁?翟述伟》(Martin Chuzzlewit)。1844至1846年间狄更斯游历了欧陆各国,在旅行期间继续进行写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这部小说的内容与狄更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狄更斯以后的小说显得更为尖锐并具批判性,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了《荒凉山庄》(Bleak House)、《艰难时世》(Hard Times)、《小杜丽》(Little Dorri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和《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
1850年,狄更斯创办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话》 (Household Words),收录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说。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 (All the Year Round)也开始发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连载的形式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的。
狄更斯 - 个人影响
狄更斯以其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已饮誉国内外,是英国19世纪小说繁荣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影响遍及欧美以及世界各国。他的作品以及根据这些作品演化而成的各种通俗、儿童读物和娱乐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更广。在中国,早在20世纪初林纾等人就翻译过狄更斯的小说,许多优秀名作都有了中文译本。
狄更斯 - 人物评价
狄更斯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一百三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在畅销书中遥遥领先。在那些人手一册的经典中,他仅仅排在《圣经》和莎士比亚之后。他的作品翻译成外文的最多,在世界各地传播得最广。
――[英]菲?霍布斯色姆《狄更斯导论》
《大卫?考波菲尔》使他重温他的过去,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临终前不久这样说道: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欢这一部……正如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我在内心的最深处有一个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是《大卫?考波菲尔》。
――[英]赫. 皮尔逊《狄更斯传》
在狄更斯身上,他们(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找到了一个天才。他使小说恢复了它的整个史诗的性质。
――拉尔夫?福克斯《小说与人民》
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等是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起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
狄更斯 - 作品列表
《博兹札记》( Sketches by Boz ) ―― 1836年
《匹克威克外传》( The Pickwick Papers ) ―― 1836年
《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 ) ―― 1837年-1839年
《尼古拉斯?尼克贝》( Nicholas Nickleby )―― 1838年-1839年
《老古玩店》( The Old Curiocity Shop )―― 1840年-1841年
《巴纳比?拉奇》( Barnaby Rudge )―― 1841年
《美国纪行》( American Notes )―― 1842年
《圣诞颂歌》( A Christmas Carol )―― 1843年
《马丁?翟述伟》( Martin Chuzzlewit )―― 1843年-1844年
《董贝父子》( Dombey and Son )―― 1846年-1848年
《 大卫?科波菲尔 》( David Copperfield )―― 1849年-1850年
《写给孩子看的英国历史》(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1851年-1853年
《荒凉山庄》( Bleak House )―― 1852年-1853年
《艰难时世》( Hard Times )―― 1854年
《小杜丽》( Little Dorrit )―― 1855年-1857年
《 双城记 》( A Tale of Two Cities )―― 1859年
《远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 )―― 1860年-1861年
《我们共同的朋友》( Our Mutual Friend )―― 1864年-1865年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 未完成,1870年
狄更斯 - 名言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最难得的是,自从乌云罩在我头上以来,你守着我,反而比从前我红日高 照的时候更加尽心了。这是最难得的
3. 对于身心惨遭摧残、濒于死去的人来说,朋友的真诚相助,将是一种再生之恩.
4. 为什么我们精神上较肉体上更能忍受离别,尽管我们能够坚持地做出了告别的举动,却没有把它说出口来的勇气?在远途航行或者将要长年分离的前夜,最亲热的朋友还是神色自若,手握得不比平时更紧,计划明天再来一次最后的会晤,实际上每个人都很清楚地了解,这不过是一个可怜的伪装,避免说出那一个字的痛苦,而他们从此不会再相见了。
5.失败是有限的,冒险则是无限的。
6.别骄傲,别怀恨,别不肯原谅人。
7.不值得看两次的书,也不值得看一次。
8.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9.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10.没有坏人,也就没有好律师。
11.一片用努力换来的面包皮比一桌继承来的酒席好吃得多。
12.善良的人会把生活里的黑暗变成光明.。
13.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狄更斯 - 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O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气,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狄更斯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全家人中只有他俩没有在狱中居住。父亲出狱后,狄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十五岁时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他学会速记,被伦敦民事律师议会聘为审案记录员。一八三一至一八三二年间,狄更斯先后担任《议会镜报》和《真阳报》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些经历有助于他日后走上写作的道路。他一生所受学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奋以及艰苦生活的磨练。一八三六年,狄更斯终于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名满天下,当时他年仅二十四岁。
一八四八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身后,他的好友福斯特在《狄更斯传》中首次向公众披露了狄更斯的早年,小说,根据的正是这篇回忆。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做准备。他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狄更斯早期作品大多是结构松散的“流浪汉传奇”,足凭借灵感信笔挥洒的即兴创作,而本书则是他的中期作品,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狄更斯在本书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创作方法概括为“经验想象,糅合为一”。他写小说,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尽管书中大卫幼年时跟母亲学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大卫在母亲改嫁后,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阅读的正是他本人在那个年龄所读的书,母亲被折磨死后,大卫被送去当童工的年龄也正是狄更斯当童工时的年龄,然而,小说和实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儿,而他笔下的大卫却是“遗腹子”。同时,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进了大卫的房东、推销商米考伯夫妇身上。
大卫早年生活的篇章以孩子的心理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早已被成年人淡忘的童年世界,写得十分真切感人。例如:大卫以儿童特殊的敏感对追求母亲的那个冷酷、残暴、贪婪的商人默德斯东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当默德斯东虚情假意地伸手拍拍大卫时,他发现那只手放肆地碰到母亲的手,便生气地把它推开。大卫向母亲复述默德斯东带他出去玩时的情景,当他说到默德斯东的一个朋友在谈话中老提起一位“漂亮的小寡妇”时,母亲一边笑着,一边要他把当时的情景讲了一遍又一遍。叙事完全从天真无邪的孩子的视角出发,幼儿并不知道人家讲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而年轻寡妇要求再醮、对幸福生活的热烈憧憬已跃然纸上。又如:大卫跟保姆佩葛蒂到她哥哥家去玩,她的哥哥辟果提先生是一位渔民。大卫看见他从海上作业后回来洗脸,觉得他与虾蟹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因为那张黑脸被热水一烫,立刻就发红了。这个奇特的联想,充满童趣和狄更斯特有的幽默。
狄更斯 -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135181310
http://hi.baidu.com/myppdog/blog/item/ae4f04f78f76ab26720eecf1.html
世界十大名著 http://www.zhenpm.cn/content.asp?id=283&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