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乃德
时间:2024-01-10 13:56:57编辑:小周
常乃德的个人简介
常乃德 常乃德(1898―1947),原名乃瑛,字燕生,笔名凡民、平生、萍之、惠之等。为山西榆次常家第17世。父亲常运藻,曾任清朝詹事府主簿、河南商城知县等。常乃德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幼时有神童之誉”,又受过名师指教,14岁时...基本内容
常乃德 常乃德(1898―1947),原名乃瑛,字燕生,笔名凡民、平生、萍之、惠之等。为山西榆次常家第17世。父亲常运藻,曾任清朝詹事府主簿、河南商城知县等。常乃德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幼时有神童之誉”,又受过名师指教,14岁时“对于经史之学已渐有根底”。1913年,入太原阳兴中学肄业。1916年(民国5年),山西举行全省中学生国文会考,他名列第一,得“山西状元”之名。当年夏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大前身)史地部预科,学识迅猛增长。? 考入大学之后,新文化运动兴起,他积极投入反封建、争取民主和科学的斗争。他经常投稿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与陈独秀、胡适等讨论打倒孔家店和提倡白话文的问题。他赞同不能把孔教定为国教,赞同使用白话文,也曾发表翻译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反对孔教和使用白话文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他却持“调和”态度。1919年(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参加北京学生联合会,被选为该会的教育组主任,并任该会主办的《国民杂志》编辑。1920年(民国9年)即在高师毕业的这一年,与徐名鸿、周予同等创办《平民教育》杂志,提倡平民教育。? 北京高师毕业后,曾留学日本。不久返国,先后任北京高师附中、上海吴淞公学教师和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室编辑。1925年(民国14年)在北京任燕京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发表的提倡平民教育的文章很多,并且还参加了鲁迅主办的《莽原》周刊的编辑工作。?1925年11月,常乃德参加了中国青年党,次年被选为青年党的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长。此后他连任9届该党的中央委员,与曾琦、左舜生、李璜、陈启天、余家菊成为青年党的六魁。他主编《醒狮》周报,多次发表文章,鼓吹国家主义。他曾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同时又攻击中国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苏联。他曾为解放中华民族而呼喊,最后却走向解救中华民族的反面。? 1931年(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正在北京,曾亲往北京中山公园讲演,宣传抗日。次年,国民党政府聘他为国难会议员,因与蒋介石政见分歧而拒绝参加。1933年(民国22年)他“衔命回晋联阎(锡山),入其幕中,居机要秘书之位”(曾琦语),同时兼任山西大学、山西教育学院教授。1937年(民国26年)“七七事变”爆发,青年党主动与蒋介石消除隔阂,常乃德赴四川重庆,先后任四川大学、华西大学教授并任青年党的机关报――《新中国日报》主笔。他曾在该报发表评论,揭露汪精卫、周佛海等制造求和空气的阴谋。1939年(民国28年)常乃德作为中国青年党的代表访问延安和毛泽东会面。从上一年起,他连任历届国民参议会议员。1946年(民国35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在重庆召开,常乃德作为青年党代表之一参加,为配合青年党在旧政协会上的提案,他曾在上海《新中华时报》发表《军队国家化及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意义》一文。1947年(民国36年)中国青年党完全投靠国民党政府,他曾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和国府委员。数月后便病故于华西大学医院,时年49岁。? 常乃德在参与政治的同时,仍然致力于教学和学术研究。他是一位历史学家、教育思想家、哲学家。实际上他的治学范围非常广泛,其内容除历史、教育、哲学之外,还包括社会学、文学、佛学等领域,另外在诗词的写作上也颇有功底,可以称得起学识渊博。他的著述,除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以外,发表的专著就有近20种,可以说是“著作等身”。这对一个只有49年生命的人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他的历史学著述有《中华民族小史》、《中国文化小史》、《中国思想小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文化史》、《文艺复兴史》,《法兰西大革命史》、《德国发达简史》等,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的政治和文化,可称得起贯通中外,融汇古今。? 关于教育方面的著述,他历年发表的有关论文很多,后集为《全民教育论发凡》一书。他提倡“教育救国论”,认为当时社会上最大的弊端是劳动者这种社会上“最有用的人”却不能受到教育,所以主张把实行平民教育作为改革中国教育的根本。 ? 常乃德的哲学著作,主要有《哲学的有机论》、《历史哲学论丛》、《生物史观与社会》等。他的哲学思想的根基是“社会有机进化论”。所谓“有机论”,是认为宇宙的运动“不是物理上的动,而是含有生物意义的一种增长”。他的这种有机论的宇宙观又引伸出有机的社会观。他说:“这种有机论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也不是二元论”,而是超越了这一切的一种“园教”。这种概念无疑是含混的、暧昧的。历史上任何哲学的暖昧观点,无不是最后陷入唯心主义,站到唯物论的对立面上去。常乃德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是与他的哲学观点有着必然联系的。 附:其家山西榆次常家庄园由于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常氏子孙二百余年的修筑,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现在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上一篇:丁丹萍
下一篇:草场辰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