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德(教授)

时间:2024-01-11 05:19:00编辑:小周

曾天德(教授)的个人简介

曾天德(1965.1~),男,福建漳州平和人,曾任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现任闽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

个人信息

福建漳州平和人,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闽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闽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负责人。

人物经历

福建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监狱系统心理矫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青少年人格发展;罪犯改造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

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

主要贡献

1、 主持:2003.6 -2005.12福建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A03112S)”。

2、参与2004.4 -2004.12英国救助儿童会昆明办事处:“湄公河次区域(云南、广西)被拐卖妇女儿童流入福建省的状况研究”。

3、主持:2005.9-2006.9福建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人格发展与个体价值体系的研究”(JA05125S)。

4、主持:2004.9-2006.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度重大课题子课题(项目总负责人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社政司函[2004]256)”。

5、主持:2007.9-2009.7漳州师范学院科研课题:“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探索(L10701)”。

6、主持:2008.9-2010.9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大学生廉政心理的生成机制与教育模式的研究(2008B2076)”。

7、主持:2004.12-2006.12漳州师范学院教改课题:“课堂教学交往及其实施策略的研究(JG200411)”。

8、主持“青少年犯罪预防与心理援助”研究课题(横向,市检察院系统)。

9、主持“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横向,福建省监狱系统)。

10、主持“青少年健康人格工作工程”研究课题(横向,平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专著:《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导论》(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教材:《心理学》(第一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3、教材:《教育心理学》(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4、编著:《成功力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副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5、编著:《职业人士修养》(副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6、编著:《高效学习与考试策略》(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发表论文

1、福建省监狱民警压力、应对方式与心身耗竭的关系探究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9-30 第二作者。

2、福建省监狱民警(男性)压力量表编制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30 第一作者。

3、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思潮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兼谈与传统心理治疗的比较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5 第二作者。

4、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研究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30 第三作者。

5、心理测验中因素分析方法的比较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9-30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第二作者。

6、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09-30 第一作者。

7、近十年来大学生健康人格研究的困境与展望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7-20 独撰。

8、大学生健康人格结构及量表编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第一作者。

9、人格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中外人格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3月 独撰。

10、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及其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7月 独撰

11、中西方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人格整合 《教育评论》2006年8月 第一作者。

12、价值体系与人格教育的关系探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8月 独撰。

13、论关系论模式及其对建构人格价值体系的意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3月 独撰。

14、论人格发展的整合系统及其建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12月 独撰。

15、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探寻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2月 第一作者。

16、*学优儿童学习适应性、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及相关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12月 第一作者。

17、*高职护理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6月 独撰。

18、*大学生生命愿景、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心理学探新》2007年9月学专业委员会 独撰。

19、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5月 第一作者。

20、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2月 独撰。

21、高级职业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职业医学》2007年6月 独撰。

22、意象对话”对收教人员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5月 第一作者。

23、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独撰。

24、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9月(3) 第一作者。

25、学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问题及对策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12月。

荣誉记录

1、2004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全国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2006年4月漳州师范学院“学术贡献奖”。3、2006年8月“漳州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2006年8月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5、2006年9月漳州师范学院2000-2005年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类)三等奖。6、2007年8月福建省心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7、2007年获2007年度漳州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8、2009年获漳州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9、2010年获漳州师范学院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荣誉称号

1、2006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普及应用心理科学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2、2007年8月福建省第四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骨干研修班“优秀学员”。

3、2008年7月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4、13、2010年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授予“心理学普及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一篇:朵云健

下一篇:杜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