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Z

时间:2024-01-11 08:15:52编辑:小周

段天Z的个人简介

段天Z,男,汉族,1977年生,山西榆次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学通论》、《考古学导论》、《田野考古学》

研究生课程:《考古学文化研究》

著作教材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

《唐县南放水――夏、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专著),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9-20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New York City)博士后、访问学者

2002-2005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0-2002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6-2000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 本科生

工作经历

2005-今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 教师

现任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

科研项目

1、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中国早期文明的文化背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FKG006),负责人(结项)。

2、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与社会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80006),负责人(结项)。

3、陶器岩相分析在史前陶器产地和交流研究中的应用与探索,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负责人(在研)。

4、陶器岩相分析在史前陶器产地和交流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以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陶器为例,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0JC004),负责人(结项)。

5、东北及其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2008JJD780115),主要参加人(结项)。

6、夏时期环渤海地区文化互动的考古学观察、实践和思考,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6BS34),负责人(结项)。

7、河北唐县南放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教育部专项项目(2007JJD780113),主要参加人(结项)。

8、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南放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部委委托项目,主要参加人(结项)。

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12&ZD152),参加人(在研)。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龙山时代晋陕高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13JJD780004),主要参加人(在研)。

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北汉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研究(13JJD780003),主要参加人(在研)。

学术论文

1、《舞阳贾湖遗址墓葬分期研究》,《华夏考古》2006年第2期。

2、《二里头文化时期渭河流域的文化变迁――从“老牛坡类型远古文化”遗存谈起》,《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

3、《从塔照遗址看夏时期的燕山南部地区――夏时期燕山以南地区文化结构的形成》,《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

4、《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

5、《京、津、保地区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物春秋》2008年6期。

6、《夏时期下辽河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刍议》,《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作者)。

7、《从文化变迁看二里头文化的排他式殖民扩张及影响――以中条山南北和江汉平原地区为例》,《新果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8、《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淮分水岭地区考古学文化浅析》,《江汉考古》2010年2期。

9、《南放水遗址夏和西周时期遗存的初步认识》,《考古》2011年4期。

10、《二里头文化时期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结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6期。

11、《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东南文化》2011年4期。

13、《朱开沟遗址分期的相关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10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14、《吉林白城市双第一、二期遗存的相关问题》,《考古》2013年12期。

15、《二里头文化时期环渤海地区的文化区域与互动态势》,《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9期。

16、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of Chinau2019s Archaeology in 2012,Asian Archaeology,Science Press2013

17、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ew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aeology in 2013,Asian Archaeology,Science Press2014

18、《珠江三角洲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的辨识与性质》,《边疆考古研究?第12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

19、《朝鲜半岛清川江和大同江流域支石墓的相关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13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

20、《龙山时代晚期嵩山以西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性质――从王湾遗址第三期遗存谈起》,《中原文物》2013年6期。

21、《“新砦期”遗存的性质及相关问题》,《庆祝张忠培先生八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

22、《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至夏时期的陶鬲》,《中国陶鬲谱系研究》故宫出版社2014年。

考古学方法论

23、《解析陶器:从实践到理论的尝试》,《考古与文物》2007年1期。

24、《再谈“标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9日第七版。

25、《陶器岩相分析在史前陶器产地和交流研究中的应用》,《边疆考古研究?第9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考古发掘报告及简讯

26、《奉节县刘家院坝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

27、《奉节县头堂包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

28、《河北唐县南放水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22日第二版(第二作者)。

29、《河北唐县南放水遗址2006年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4期(第二作者)。

30、《吉林白城双塔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学报》2013年4期(第三作者)。

31、《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万年前后陶器――吉林白城双塔遗址一期遗存的发现与初步认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2期(第二作者)。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

32、《舞阳贾湖墓葬的统计学初步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3期

33、A Case for the 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Ceramic Thin Sections: Attempts to Source Pottery from theHongshan Culture Site of Weijiawopu, Inner Mongolia,Asian Archaeology,Science Press2013

获奖情况

吉林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二等奖

2014年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加人)

社会兼职

吉林省考古学会理事

吉林省文物局重大项目咨询专家

上一篇:戴戡

下一篇:岑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