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伯颜的个人简介
岑伯颜,字志聪,明朝初年广西田州土司。父亲被庶母黄氏所害,岑伯颜母子逃至邕州。岑福广杀死黄氏,岑伯颜被朝廷任命为归德州刺史。克田州,承袭父职。岑伯颜归附明朝,开发田州,兴学校。永乐元年,岑伯颜病死。
基本介绍
姓名:岑伯颜
性别:男
出生年月:1334年
朝代:明朝
籍贯:广西田州
身份:土司
个人生平
岑伯颜(1334年-1403年),字志聪,明朝初年广西田州土司。元朝至元六年(1340年),父亲被庶母黄氏所害,岑伯颜母子逃至邕州。至正五年(1345年),岑福广杀死黄氏,岑伯颜被朝廷任命为归德州刺史。至正十五年(1355年),克田州,承袭父职。洪武元年(1368年),岑伯颜归附明朝,开发田州,兴学校,大兵下广西,右江田州府土官岑伯颜遣使赍印诣平章杨Z降。。永乐元年(1403年),岑伯颜病死。
岑伯颜永州传
据湖南永州(古称营阳郡)地区流传关于杨家将后裔改姓阳(同音杨)的手抄本记载,此书1980年被一个江姓铁路职工收藏,江先生说:当年修建永州铁路,永州当地一个老者90 多岁,见江先生喜欢古诗古书,好阅读,老者觉得自己儿子并不喜欢书籍,不能将家中保存的一本祖上传下来的关于湖南永州杨家将典故的古书保存下去(书籍太烂也是一个原因,考虑会烂坏在自己儿子手上,无条件保存下去),遂将此书转赠给江先生,并告诉此书为岑伯颜手下文官所写,记载了永州岑伯颜后裔改姓阳的原因,老者推测改姓后的阳姓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家族的真正历史,纸张虽然经过用桐油类防水处理但已经霉烂,江先生当时见书中记载内容与北宋杨家将的故事情节差异较大,觉得没有收藏价值,随便搁置家中,随着他工作单位的调动,此书被带到湖南株州昭陵火车站,江先生后来升为改站工区长,江先生偶然与外人讲其收藏了古书后,远道而来的一个外乡人要求看看此书,看过后,在90年初就愿意出10万元收购此书,江先生未答应,10多天后,此书被盗至今下落不明(据说此人请当地小偷将此书了偷走,),江先生早年有一个邻居叫阳婆婆,该婆婆的始祖恰巧为永州杨村甸阳宗福公,曾将此书多次借与阳婆婆阅读,婆婆对书中内容记忆十分深刻,但阳婆婆已于2007年去世,据其孙子田先生回忆,书中大致意思为:岑伯颜在永州的两个儿子知道父亲被定为谋反罪后,当晚在友人的帮助下身披黑衣黑裤,并将脸涂黑,连夜出城,出城时被守卫发现,守卫虽然知道是岑伯颜的儿子,但给予放行了,后来追兵追到,岑伯颜两个儿子躲进了深远的山里面去了,在深山中生活了15年之久,胡子头发全身都长得不像人样,因此下山后,没有任何人可以认出他们了,两兄弟分别在山下相隔10里左右地方居住,互不往来,害怕同时被抓灭族,后来两个兄弟同时发派,两兄弟死后,族裔中几乎不知道祖宗的真正来历。根据时间推算此书应该著于1410-1450年左右。根据杨村甸阳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两兄弟宗德,宗福各自的子孙门才发现祖宗是俩亲兄弟,而且他们的父亲被称为高祖,这点恰好与上面古书内容十分吻合,也就是明初并不知道宗德,宗福为俩兄弟,但杨村甸阳氏家族并不能肯定自己就是岑伯颜后裔,虽然他们都知道祖宗是一位谋反大将军,而且他们保存着一个十分威武的明朝五将军像,虽然过去谋反罪就得改姓,至于杨村甸阳姓是否由杨姓改姓而来,至今杨村甸乡阳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阳氏占永州零陵区杨村甸乡全乡84平方公里90%人口,这在中国是十分罕见的。一般一个姓氏占一两个村就算大族了。
点评:杨村甸阳氏为明朝大将军岑伯颜后裔,但由于始祖宗德,宗福去世后并未留下确切的文字记录给子孙后代(当时情况灭九族,也不可能有文字记载),所以该族只能依靠其他文献资料来佐证来源了,即使有手抄本记录,但此书并不是出自杨村甸阳氏所写,而是岑伯颜手下文官所著,且此书早已遗失。因此需要证明杨村甸阳氏的来源就得找寻此书下落。永州古代被称为营阳郡,岑伯颜封营阳侯,他的后裔以侯阳氏为姓,符
合历史规则,例如唐国公李渊,建立唐朝,而不是李朝,这从杨村甸阳氏家谱里面也记载为“别子为祖相吻合”。
根据杨村甸家谱还原岑伯颜家谱如下:(宗福:千三公派,十五郎判断当时岑伯颜应该有好几个兄弟及堂兄弟存在)
1代高祖:岑伯颜庐州合肥人1338生-1382萃,
2代杨通(宗统)?1357-1390年,洪武17年世袭封营阳侯,后裔居住永州杨村甸附近杨家院,由于爷爷岑伯颜谋反,明朝初期前五代祖宗均为空白替代以免核对出岑伯颜被灭九族。
2代杨达,不可考,记录不详。
2代宗绪 居住湖南武冈,后裔10于万,生九子,万一到万九公。
2代宗德 1359生 一千三十二郎生殁失考葬地名桃塘初居湾塘侧后徙盐目桥新塘瓦塘牛恋塘,一千三十二郎内含谜语。配 氏生殁失考生子四:祖华 祖玉 丙三 丙四
2代宗福 一千三十五郎葬地名狮子岩观音坐莲原配 邹氏 生殁失考葬夫坟脚下 一千三十五郎内含隐喻
继配 周 氏 生殁葬失考
2代杨宗道(又名杨洪),生于南京,母亲施夫人。
3代宗福之子祖华 1378
4代贤锦:1398
5代厚公 1418年
6代志能 1437
7代永让 1460年
8代思龙 1483年
9代仕人 1504年
10代世作 1536
11代国润 1577年
12代洪所 1633年
13代春景 1664
14代光忠 1719年
15代明化 1741年
总结:凡是洪武23年改姓阳者,均为岑伯颜后裔,根据湖南流传另外一个典故,岑伯颜在永州暗中策动族人造反,洪武15年暴病死家中,而历史上10多年后,北京燕王朱棣手下出现一个同名同姓的岑伯颜大将军,且1381年生子杨洪(杨宗道),和永州岑伯颜后裔字辈同为宗字辈,因此洪武15年永州营阳侯岑伯颜极有可能假死,逃过朱元璋追杀,并暗中投靠朱棣,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朱允文,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靖难”之战的最后一年,在此战役中,杨洪父岑伯颜为南军中一百户令,于四月廿七日战死于灵璧(今安徽省灵璧县)。
永乐元年(1403年),22岁的杨洪袭父职 (百户令),从苏州而远戍塞外开平卫。临行,众人问:“你北上数千里之外的开平戍边,那里寒风荒野,地瘠民苦,战火连年,生死难测,你果真不害怕吗?”杨洪说:“大丈夫立功扬名,宁有在百步之内!”遂谈笑而往。当时成安侯郭亮守备开平。郭亮,合肥人,“靖难”战役初为永平卫千户。永乐七年(1409年)守开平(即开平卫),永乐二十年卒,赠兴国公,谥忠壮。郭亮当时一见杨洪甚为喜悦,置之幕下资论军事,深见器重。永乐八年(1410年)四月,杨洪率部随永乐帝北征,经威虏镇、渡饮马洞,追击本雅失里。五月十六日追至斡难河,大败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逃遁。在这场激战中,杨洪搏杀陷阵,获人马而还,永乐帝甚为喜欢并曰:“此乃将才也!”令识其名,以俟擢用。也正是由此,杨洪便开始了他由百户至都督四十余年的征战。
两个岑伯颜均为安徽人,年龄相差八岁,如果是同一人,那么岑伯颜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为了应对朱允文的兵力部署,朱棣不会将参与谋反的大将军岑伯颜让对方全数了解并掌握军情,因此岑伯颜在此时只封百户侯以此麻痹对手。从历史上看和帝王一起谋反的武将军往往也不得善终,因此朱棣也不会将过高的权利授予给当时的岑伯颜。
岑伯颜在洪武14年假死前一年对自己的子孙后裔作了更周密的部署,为了保证后裔顺利生存下去,后裔改姓是完全可能的,无独有偶恰好在杨村甸村合修族谱中就发现一支明朝由广西逃到永州的安徽大将军唐胜宗的后裔,他们当时顺湘江而下漂流到永州,首先改姓为孙,但因为当地孙姓极少,后来看到欧阳姓较多,他们改为欧阳姓,而杨村甸阳姓后来也认为自己是欧阳姓,这样两个大将军后裔都以为是同姓而合修族谱,但仔细看唐胜宗后裔支谱,明朝前面7代字辈却和唐姓一模一样。
岑伯颜之宗福公后裔中出现阳利见(又叫欧阳利见)将军,
岑伯颜之宗福公后裔中名将欧阳利见
欧阳利见原名阳利见,祁阳人,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打败外国舰队的人物。(1824-1895)清末水师将领。字赓堂,号健飞,祁阳人。咸丰四年(1854)投入曾国藩水师军劳。先后随曾国藩、李鸿章在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围剿太平军和捻军,由游击、参将,擢任总兵。光绪七年(1881)授浙江提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驻宁波,亲督诸将防守,命炮轰敌舰,将敌指挥舰击沉,敌主师孤拔重伤致死,粉碎了法军在浙江登陆的企图。光绪二十一年(1895)调办海防,中途病故。著有《金鸡谈荟》。
始祖为明朝大将军岑伯颜,洪武23年岑伯颜牵连胡惟庸案灭族,为了保护杨家血脉,欧善堂女儿与岑伯颜所生的杨宗德,杨宗福改姓阳,后裔以岑伯颜营阳侯为号-姓阳;利见为永州杨村甸岑伯颜第14代进士阳碗的后裔,阳碗属永州杨村甸宗福祠堂,荣公分支,1625年阳碗随父亲达所从杨村甸经高溪市镇顺湘江而下定居祁阳白水大忠桥,阳碗后裔分从黎家坪瑶城文明铺,阳家院及下马渡等地。
该族一直保存岑伯颜大将军木刻像,手持宝剑威风凛凛,该族盛行武术,改姓阳后也注重文学修养,以保家为国为己任。岑伯颜在南京施夫人所生的儿子杨洪(又名杨宗道)与永州杨村甸杨宗德,杨宗福为同父异母兄弟,杨洪明朝时抗击辽国40年,是继宋朝杨业后,明朝时期树立起杨家将威望的典型代表人物。
岑伯颜履历表
中历生卒:元顺帝至元四年-洪武15年
西历生卒:1338-1382
(汉语拼音)Yang Jing
传略:
引文 出处
黄金撰
康茂才郭子兴赵庸岑伯颜
岑伯颜庐州合… 皇明开国功臣录 ,1册9卷 ,583-604
朱国桢辑
芮国杨武信公附丁玉
公名Z合肥… 皇明开国臣传 ,1册5卷 ,411-414
邓元锡录
岑伯颜合肥人… 皇明书列传 ,2册33卷 ,1097-1099
何乔远辑
勋封记
营阳侯岑伯颜… 名山藏列传 ,1册41卷 ,492-493
邓球编
岑伯颜营阳侯
Z字□□合… 皇明泳化类编列传 ,1册35卷 ,449-453
傅维麟撰
黄彬陆聚金朝兴叶升胡美朱亮祖梅思祖唐胜宗陆仲亨王志顾时陈德华云龙岑伯颜传
岑伯颜合肥人… 明书列传 ,1册96卷 ,291-292
张廷玉等撰
冯胜兄国用傅友德廖永忠赵庸岑伯颜胡美
岑伯颜合肥人… 明史列传 ,1册129卷 ,3808-3809
徐乾学等撰
岑伯颜朱亮祖薛显郭子兴顾时陈德王志梅思祖金朝兴唐胜宗陆仲亨郑遇春费聚赵庸黄彬陆聚叶升胡美周德兴王弼谢成李新
岑伯颜合肥人… 徐本明史列传 ,1册8卷 ,275-281
王鸿绪等撰
岑伯颜朱亮祖薛显郭子兴顾时陈德王志梅思祖金朝兴唐胜宗陆仲亨郑遇春费聚赵庸黄彬陆聚叶升胡美周德兴王弼谢成李新
岑伯颜合肥人… 明史稿列传 ,1册120卷 ,1-3
焦f编次翁正春校
营阳侯岑伯颜
直隶合肥人… 皇明人物考 ,1卷 ,76
焦f编
营阳侯岑伯颜
岑伯颜合肥人… 国朝献徵录 ,1册8卷 ,20-21
过庭训纂集
岑伯颜
岑伯颜合肥人… 明分省人物考 ,4册33卷 ,65-68
出身始迁祖:千三公,宋室南渡时随父焕扈驾,遂卜居高淳之胥溪(今江苏与安徽交界处高淳县),摘自:878-3998/A,胥溪杨氏宗谱
履历: 任期 出处
管军万户 (朱元璋政权)至正15年-至正16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管军总管 (朱元璋政权)至正16年-至正18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帐前总制亲军副都指挥使 (朱元璋政权)至正18年-至正19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6卷
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判官 (朱元璋政权)至正19年-至正24年 皇明开国功臣录 ,1册9卷 ,584
湖广行中书省参政 (朱元璋政权)至正24年-至正27年 皇明泳化类编列传 ,1册35卷 ,450
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至正27年-洪武?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26卷
[不详](荆州分省署事) 至正27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26卷
征南将军 洪武1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总兵 洪武1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偏将军 洪武1年-洪武?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营阳侯 洪武3年-洪武17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58卷
[荣阳侯] 洪武?年-洪武?年 明书列传 ,1册96卷 ,292
右副将军 洪武5年-洪武?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芮国公(追封) 洪武15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 ,147卷
[u国公](赠) 洪武15年- 明书列传 ,1册96卷 ,292
关连: 杨通(子又名宗统,后裔居住营阳郡现永州杨村甸杨家院) ; 杨达(子,不详) ,宗绪(子),宗德(子),宗福(子)
延伸--土司
土司是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这种官职的人。"在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宋王朝平侬智高起义后,派狄青部下和加封土酋为土官,成立许多土州,县,洞。这些土州县洞,社会经济,政治组织,文化制度以及民情风俗等都与流官的州县不同,故称为土司。司者主管其事,或官署之称。"(摘自黄现[著《壮族通史》 ) 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明朝与清朝沿置土司,自明朝起,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赋役、并按照朝廷的征发令提供军队;对内维持其作为部族首领的统治权利。
清朝雍正年间,开始了改土归流的改革进程,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所谓流官,是指任职者来来去去、不断流动的意思。为了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清朝发动了对少数民族的多次战争,但是土司制度直到清朝结束也没有完全消失,中华民国时期宁夏、青海一带的马步芳武装接受民国政府的任命,但对于其辖地仍然自行管辖,实际上和前朝的土司制度没有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阶段,土司制度彻底被废除。
土司含义:第一,宗族大姓之长不是土司。识别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族要在“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袭其职”基础之上加入“世统其兵”四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豪强首领一旦具备“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特征,就成为土司。可以说,地方族姓配合政府军事行动以及某一族姓的将领世代镇守边关,为土司重要来源之一。第二,少数民族国王不是土司。第三,土官不是土司。第四,流亡政权首脑不是土司。第五,中央政府拨款建造的衙署不是土司。第六,没有中央政府认可的衙署不是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