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章

时间:2024-01-11 08:45:47编辑:小周

范敬章的个人简介

范敬章,又名建章,毕节县头步桥人。生于1905年,1934年参加革命,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毕节、镇雄一带进行武装革命活动。1936年7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毕节小校场。1985年4月2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范敬章烈士

简介

范敬章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8岁丧父,10岁就被迫离家到大定县(今大方县)瓢儿井一家盐号做童工,以挣钱帮助母亲养活弟妹。之后,迫于生计,他于1919年参加了贵州军阀李晓炎队伍,由于能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在短短几年间,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被不断提拔,直到担任连长;后转至周西成直属队特务营担任代理营长。由于他不满国民党军阀的反动统治,所以在贵州军阀混战期间,他趁机拉起本营的两三百人枪来到毕节家乡打富济贫,口号是:“上等之人差我钱,中等之人莫照嫌;下等之人跟我走,每人每月块半钱。”

毕节地下党支部建立后,为展开武装斗争,党支部对毕节周围的绿林武装进行了调查摸底。他们对范敬章领导的武装队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于是专门由秦天真对其进行联系和帮助,向范敬章和他的队伍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经过秦天真做大量的工作和宣传,范敬章表示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和指挥,并于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范敬章入党后,按照毕节地下党的指示,他将队伍由鸭池、新张一带转到河官屯、对坡、吴家屯等云贵边界活动,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扩大了党在云贵边界的影响。很快队伍就发展到五六百人。

由于范敬章队伍的不断扩大和长期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国民党毕节县当局于1934年夏派保安团周凯部前去围剿。双方对峙月余。由于物资的匮乏和形势的严峻,为了利于今后发展,范敬章利用社会关系,打入云南镇雄县陇承尧(当地匪霸)部,在陇承尧部下任营长。这样,既保存了实力,又获得了部队所需的物资供给。他们暂时安定下来,等候毕节地下党林青和秦天真等的指示。

1935年夏,已打入川南搞军运工作的川北行委书记赵斐亚为组织武装暴动、创建红色区域,派认识范敬章的地下党员何以弱(真名杨其生)到镇雄联系范敬章一同搞兵变。早已盼望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更大规模斗争的范敬章,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率所属的4个连队一起行动。但是何以弱离开镇雄后,范敬章的行动部署被一个连长走漏了消息,于是范敬章被捕。在狱中,他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之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周边游击队攻打镇雄县城,范敬章被成功营救。

由于在营救过程中攻打镇雄县城的影响过大,赵斐亚等把部队迅速带到四川边界的大河滩。在这里,他们巧遇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和“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双方交换了武装斗争的经验和今后斗争的意见,共同鼓励,并约定今后加强联系、互相支援、团结战斗。

在与“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和“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分别后,范敬章把队伍带回毕节。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他坚持在云贵边境组织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打游击,等待毕节地下党组织的指示。1936年7月,范敬章在对坡筹集粮饷的过程中,突然遭到周效培、吴维章带领区、乡民团的袭击。因敌我力量悬殊,范敬章受伤被捕。被押送到毕节县城后杀害于小校场,时年30岁。

生平

范敬章(1905-1935.7),贵州省毕节县人。1913年8岁时丧父,1915年10岁时离开家乡到大定(今大方)县瓢井一家盐号帮工,挣钱补助母亲养活弟妹。1923年被征入黔军当兵。193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升任黔军营长。在近10年的旧行伍生活中,目睹人民生活的凄惨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思想逐渐趋向进步。1933年拉出200人左右的队伍回到家乡,建立毕节县反蒋抗日游击队,任游击队领导成员。打富济贫,张贴标语,深得穷苦人的拥护。1934年后,率领部队在毕节和云南镇雄县一带活动,宣传中共反蒋抗日的政治主张,扩大党的影响,号召穷苦人民报名参军,仅2个多月,部队就发展到500人左右。这年夏天,与中共四川省工委掌握的部队准备联合暴动,创建红色根据地,因有人走漏消息,结果暴动未成,被捕入狱,关押在镇雄县城,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后经党组织部队劫狱而脱险。劫狱成功后,党组织决定部队分散隐蔽活动。率部队回到毕节对坡一带开展反蒋抗日活动。1935年7月在为部队筹集粮饷时,被国民党当局抓住并杀害于毕节小教场,牺牲时30岁。

“先烈精神千秋在,英灵浩气万古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换来了今天毕节的兴旺发达。范敬章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不断追求真理、不屈不饶、勇于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精神会永远继承下去,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

人民教师

1928年出生,河南伊川县人。

范敬章1950年参加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范敬章能够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他注重因势利导,言传身教,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关心体贴学生,培养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数十年中,为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合格大学生上千名。1983年10月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同年12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8年被命名为洛阳市专业技术优秀人才。

上一篇:大伴永主

下一篇:陈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