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洲

时间:2024-01-11 10:52:38编辑:小周

成林洲的个人简介

成林洲,男,56岁,共产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语文高级教师。渭南市高中语文教学能手。陕西省语文学会理事,澄城县教育学会语文研究会理事长。《中学语文》《写作导报》特约撰稿人。曾任陕西省澄城县澄城中学语文学科组长,多年担任高三重点班语文课,为向北大、清华等名牌院校培养优秀学生做出了贡献。后又调任澄城县教研室副主任,负责高中课改、教育科研、教学评估等教育教学工作。曾多次被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聘为高考语文阅卷组大组长,并被评为优秀高考阅卷教师。连续十年负责渭南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命题。在提高学生语文读写水平和考试得分能力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个人简介

发表及获奖论文

1、《作文双轨面批法及尝试》发表于《教师报》(445期)1993.7.18。

2、《说明文构思训练例谈》发表于《语文报》(初中版736期)1996.4.8。

3、《把握主旨,准确立意〉〉发表于《语文报》(高中版128期)1998.6.16。

4、《咬定青山不放松》1998年在《写作导报》(254期)发表后,又获渭南市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5、《谈谈语文课外阅读》一文被《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收编,并获该书编委会征文大赛二等奖。

6、《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和方法浅说》1999年获渭南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7、《根深才能叶茂》2001年获渭南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8、《开放语文课堂,培养创新思维》2002年获陕西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9、《关于考试作文的几个问题》获渭南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10、2003年――2005年与陕西语文界专家合编了《新作文?中考特快》《新作文?高考特快》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十余年语文教学体会

大语文

所谓“大语文”观,是针对“小语文”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小语文”只教一本语文课本,着眼点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大语文”观是把语文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去教学,语文课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着眼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教学的语文。“大语文”大于“小语文”,高于“小语文”,深于“小语文”,重于“小语文”,强于“小语文”,美于“小语文”,无可比拟地优于“小语文”。

大语文要有大教材观,不能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当然语文课本是语文学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它仅仅只是语文学习材料中的很小一部分内容,只用语文课本进行语文教学,那学生都会得语文能力“营养不良”症。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纸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纸杂志,可以是大小部头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还可以是自己的或身边熟人的作品。笔者在语文教学的三十余年中选了许多课外教材,有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陈忠实《白鹿原》的章节,有关于青藏铁路的新闻报道,有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更有我自己、我的学生写的很多文章。在文学欣赏课和自读课上,同学们兴趣盎然,生动活泼,语文教学的效果很好。

大教法

“大教法”观,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文能力。训练语文能力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时段。要让学生把学语文的一天常规形成自学的习惯。例如早读,大声朗诵一篇古诗文或散文,这是训练读的能力,同时对训练口才很有用;每顿饭后各用十分钟时间泛读几篇文章或精读一篇文章,这是训练阅读能力,同时积累素材,训练语言,每天至少读两篇文章;晚上睡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日记,这是每天练笔的内容;不论是读是写都有思维的训练过程。久而久之,思维方法就会逐渐成熟。

“大教法”观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改革。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课堂是开放的,各种课型都有,有学习课文的课,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有文学欣赏课,有学生自读课,五花八门,只要是学生有强烈的兴趣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就行。

有人会说,你这样教,教材规定的内容教不完怎么办。在30多年的教学中,我的教材多是不够教,没有教不完的这个问题。关键是对教材要做大胆的取舍和剪裁。有的课一节就过去了甚至一节课教几篇课文,对重要的课文才需精心设计,精雕细刻,剩余的时间就向课外拓展,向生活的外延拓展。

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在小小的语文课本的范围内,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指导太少;课内课外作业的时间太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导致语文越教越没有语文味,失去文学的美,学生没兴趣,不爱学,语文能力低下,成绩当然上不去。

大智慧

树立了“大教材”观、“大教法”观,“大语文”的观念就基本形成了。运用“大语文”观教语文,学生提高的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形成的就是“大智慧” ――学生阅读,就很快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学生写作就会立意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妥当,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妙句连珠;与人交流,就能得体和谐,连贯简明;听人言语,层次清楚,能很快把握中心。学生们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训练出了语感,积累了素材,思维方法得到了训练,我们的学生就学出语文大智慧,就会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享受生活,就奠定了终身发展的基础。对付我们一向重视的高考就会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上一篇:博格

下一篇:程和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