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林

时间:2024-01-12 13:11:08编辑:小周

蔡仲林的个人简介

蔡仲林教授,男,中共党员。 1953年3月生于湖北武汉。 研究生学历,曾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兼上海体育学 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外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国际A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八段。兼任湖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还多次参与中国武协组织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修订及技术调研工作,多次担任世界武术锦标赛、亚运会、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亚洲武术锦标赛及全国武 术锦标赛等赛事的裁判长、总裁判长及仲裁工作,曾荣获“全国十佳武术裁判员”称号。

基本资料

姓名:蔡仲林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业:曾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博导

任教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心理学、武术

概述

蔡仲林教授,男,中共党员。1953年3月生于湖北武汉。研究生学历,曾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兼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外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国际A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八段。兼任湖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还多次参与中国武协组织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修订及技术调研工作,多次担任世界武术锦标赛、亚运会、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亚洲武术锦标赛及全国武术锦标赛等赛事的裁判长、总裁判长及仲裁工作,曾荣获“全国十佳武术裁判员”称号。

主要研究成果

蔡仲林教授先后主编出版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与专科武术教材6部,出版专著与教学指导用书4部。

其中2000年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武术》,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参加《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国武术教程》等多部武术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先后承担完成“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竞技武术奥运设项与对策研究”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省教研课题“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1997年获湖北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公共发表《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实验研究》《建立散打技术体系模式初探》以及武术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2004年获全国第七届大运会科报会一等奖。

目前在研课研项目

目前正在主持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正在进行的有“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技击文化的比较研究”等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除此之外,蔡仲林教授多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培养方案,指导纲要和教材的审定与改革研究工作。

个人观点

蔡仲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现状与思考

11月20日,2010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主题为“武术教育:理论、方法及对策”。会议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会议旨在组织武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武术教育的未来发展。

上午在上海体育学院多功能报告厅由三名专家带来了大会报告。第二场大会报告由蔡仲林教授带来,他的题目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现状与思考》。

蔡教授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概况、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和名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思考。

首先,蔡教授从民国时期到建国之后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历程做了介绍。1963年,教育部第一次发布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就有武术专业。1993年,武术专业成为了教育学科体育学门类专业。1998年,武术专业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另包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的学科内容。2010年,教育部拟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由于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在国内外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本科专业中武术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形成体系;现实社会需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等这些原因,教育部希望在学科的名称中更加强调“武术”这一词语,并突出其主干、优先地位。

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现状,现在国内有40所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68所招收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和38所招收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普通高校。而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面临的困惑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不明确,毕业生缺乏稳定的就业渠道;文化素质偏低、运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传统武术与民间民族体育人才缺乏选拔标准与政策造成了入学生源不理想;而现在各个学校的专业教育质量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专业办学特色与学校传统优势不明显。

蔡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自己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思考。他认为首先要适当控制办学点与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质量方面,要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培养、师资和办学条件方面,提出最基本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便进行专业评估检查。

其次,要加强武术学科建设,进一步重视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的整理与建设。目前围绕武术学科建设、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建设的科研成果还落后于实践发展的要求。大学应该在保护、传承、创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蔡教授评价道上海体育学院在这方面就发挥了很优良、重要的作用。目前外国武术爱好者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技艺的学习与研究并不是首选大学,还是民间社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有文化教育机构的平台支持,大学理所当然。

再次,要依据区域特点,加强特色课程及教材建设。在《国家》政策鼓励学校办出专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2009年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基本功大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河南大学的特色是少林武术,大连大学的特色是通臂拳,广州大学的特色是南拳等。

然后,应加强对外的国际交流,走精英发展的武术之路,要进入国外的教育界、高校界,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教学观和文化观,让国外爱好者也学到高水平的武术。而交流的渠道可以有通过孔子学院和国家汉办来开展系统的培训。

蔡教授的报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给在场的各位有了很多启发。

问答环节:

问:对“一专多能”怎样理解?(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

答: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在专项上比如武术的竞技武术套路、散打格斗等五个方向里有一项的理论和技术都特别专长是很好的,但是其它方面也应学习,因为作为大学生是多个学科都应该涉及。有的学生说专项是散打,但是太极拳完全不懂,这是值得省思的。

问:武术通过孔子学院向国外推广,要以儒家精神为主导吗?(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

答:孔子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学院只是一个名称和代号。在武术推广中,根据不同的学派和思想,都可以有针对性的教育。

问:高校武术专业,武术学生外语水平不高,影响去国外进行交流。是否可以开设针对武术专业的外语课程解决这一问题?(上海体育学院 卢爱华)

答:现在汉办对志愿者提出6、8级英语的标准,我觉得可以专业英语、历史悠久的高校办精英班,让武术学生打好英语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向汉办提要求,希望他们降低标准。

问:全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没有必要统一?(河北体育学院 教师)

答:人才培养目标是基本,没有目标就没有规格,课程设置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有太大的随意性。在目标的基础上完成课程设置,进而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应该是一样的,规格和特长应有特色,如果培养目标不统一,那不就是乱来嘛。所以这个目标一定要明确。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所以我们要交流、讨论寻找解决之道。

讲学

热烈欢迎蔡仲林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12月2日下午2点30湖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蔡仲林教授莅临我院作了“武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的学术报告。我院师生100余人听取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李艳翎教授主持。

报告中蔡仲林教授根据他的科研工作及深入调查就“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武术馆校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高等学校武术教育的特色与选择”三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让同学们深刻了解武术发展的前景及学习或教学工作中该注意的问题。

之后进行提问环节,同学以现场提问或写纸条的方式想蔡仲林教授提问。蔡教授都一一做出详细的回答。通过这次学术讲座,相信同学们对“武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有了更深的了解。

上一篇:丑丑

下一篇:陈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