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嵩(清代)

时间:2024-01-12 17:18:15编辑:小周

陈嵩(清代)的个人简介

陈嵩是清代泰州人,是当时家喻户晓的社会名士。他考中秀才后再考举人却屡试不中。陈嵩聪明过人,熟悉清代法律,足智多谋、精通文墨,而乐于助人。每当有平民受冤屈遭欺凌,他总是不惧权势,帮人写诉状,斗邪战恶,以智慧出奇制胜,使平民平反冤屈,转危为安。其助民排忧解难,抚危助困的作为,深得平民尊敬。

简介

简介陈嵩妙计建周桥。乃是陈嵩一生中敢于同贪官污吏斗智,敢于与邪恶争雄的典型故事,也是周桥建园的主题思想。现在让我们走进周桥游园,去赏阅陈嵩历史故事立体化、艺术化的再现场景。

周桥游园位于老城区鼓楼路东侧,周桥河北侧,为马路拓宽拆迁留个的建园空地。面积4000平方米。该园由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古园林研究会会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鲁晨海设计。

游园大门面街朝西,在大门西侧,建有一占地约4平方米的清式顶盖的方形亭。朝街亭檐下横匾上题字为“周桥口”。整个亭体像―只竖立在地上的巨型精致的印章。它成为周桥古地名及游园艺术化建筑的一个创新标志。

走进游园,迎面由四棵高大广玉兰点缀的小广场,这是供市民晨练、做操、跳舞的场地。小广场向东直至墙壁,建有一方水池。池水清可见底,它象征此地曾是一条可以行船的河。“河”中南北各建有一方抽象的船形水泥平台,象征着两只船停在河中。南船上立着,身着古式长袍加坎肩马褂的陈嵩,北船上站着,留山羊胡,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加对襟马褂的离任州官。两人表情各异,州官腰微躬,心怀鬼胎地应付着陈嵩的来意。人物像均为玻璃钢仿铜雕塑,由东南大学环境艺术系赵思毅设计创作。

东侧水池中,从南向北有七块长条形花岗石石磴,等距间隔至岸边。两边池水通过水槽可以流通。池东侧是巨型的花岗岩浮雕,长15米,高9米。再现了陈嵩乘小船追上州官智取藏金菊花盆的传奇故事情景。市民和游客站在池边或石磴上,可以品读欣赏浓缩的浮雕故事。

历史

清代从康熙年间起,历朝有捐官制度,地方官想升官花巨款可以从官方买到。“陈嵩妙计建周桥”的故事说的是清代泰州有个知州离任时,将不义之财兑成金元宝,藏匿在菊花盆内,企图乘船从水路带回家乡。陈嵩得知这一消息后,便雇了一只小船加速追赶,且三撞官船。州官问陈嵩:“来此何事?”陈嵩答曰:“陈嵩送大人好花!”州官心领神会,心怀鬼胎,只好顺水推舟叫管家捧了两盆菊花送到陈嵩的船上,遂开船而去。陈嵩回家后,从菊花盆中果然取出若干金元宝,经考虑决定以此款在河上建成一座砖桥,定名为州桥,久而久之被偕音演变叫成了周桥。浮雕上刻画的就是这个故事。号称是泰州城内可供“五马并行”的唯一一座桥。

据考旧时的周桥长约20米,为砖拱桥,桥面和栏杆均用砖块铺砌。鼓楼路拓宽前,周桥仍基本完好。原桥拱小,路桥改道后原桥下仍留有涵洞,象征周桥可流通河水。在游园南侧的河边,建有一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义亭”,是为纪念陈嵩为民修桥的义举而建,坐在亭内的廊椅上,可以欣赏经过整治后的玉带河。

在游园北侧,有一条和义亭相对应的廊亭。廊顶中段隆起,东西两段略低,给人以起伏曲线的美感。廊亭风格为清代古建模式,廊柱间有长凳相连,可供游入休憩、南北二亭隔池相望,从不同角度,人们可尽情观赏园景,品味陈嵩的传奇故事。

上一篇:布赖恩·卡斯特罗

下一篇:陈望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