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希纳

时间:2024-01-12 23:36:25编辑:小周

毕希纳的个人简介

毕希纳(1813~1837),德国剧作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于苏黎世。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

人物简介

毕希纳(1813~1837)

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于苏黎世。

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该文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被通缉。

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后转往瑞士,任苏黎世大学讲师。

主要作品

主要剧作有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说《棱茨》。

作品思想

毕希纳是革命民主主义者。《丹东之死》表达了他对革命的见解。剧本以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之间的争斗为背景,写丹东反对雅各宾党人用激进的专政方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而罗伯斯庇尔虽在道德上是正直的,但执行恐怖政策也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最后只能陷于孤立。说明丹东的失败,在于他反对暴力革命;罗伯斯庇尔的灭亡则因为未能解决“面包问题”。

《莱翁采和莱娜》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心空虚和骄奢淫逸。悲剧《沃伊采克》是德国最早的一部以无产阶级为主人公的悲剧。剧本取材于发生在莱比锡的一件情杀案。主人公沃伊采克是个贫穷的理发师,他发现自己的未婚妻玛丽被军营的鼓手长诱骗,他无法忍受侮辱,杀死了玛丽。作者在剧中表现了两个不同阶级的对立和犯罪的社会原因。

除了戏剧创作外,毕希纳还有一些戏剧美学方面的论述。

毕希纳被称为德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在德国戏剧史上却占据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毕希纳文学奖”是德国最著名的文学奖项。该奖项设立于1923年,起初用于表彰有杰出贡献的作家、艺术家、演员和歌唱家。自1951年起转变为纯文学奖项,由位于达姆斯塔特的德国语言与文学学院负责这一奖项的评选和颁发。“毕希纳奖”的评奖标准是“该奖项颁发给用德语写作并表现突出的作家和诗人,获奖者本人要对现今德语文学界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该奖项现在的奖金为4万欧元。

上一篇:程辉(CEO)

下一篇:毕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