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创天的个人简介
陈创天 材料科学专家。1937年生于浙江奉化。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和发展。1976年提出了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解释了各种主要类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并对探索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基本内容
陈创天与合作者一起相继发现了β-BaB2O4(BBO)、LiB3O5(LBO)、KBe2BO3F2 (KBBF)和K2Al2B2O7(KABO)等非线性光学晶体,其中BBO、LBO晶体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激光科学技术领域和产业界。与相关研究组合作,使用KBBF棱镜耦合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Nd:YVO4激光的6倍频谐波光(177.3nm)和Ti:Sapphire激光的5倍频谐波光(156.0-160.0nm)输出。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期生活
中学生活1937年2月18日,陈创天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市大桥镇斗门头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新中国成立后,陈创天告别就读的奉化中学,随着做会计师的父亲全家迁至辽宁省沈阳市,完成初中学业后,1954年考入重点中学沈阳二中读高中。
陈创天从小对数学有着特殊的爱好。进入沈阳二中后,最感兴趣的是数学、物理两门课。陈创天的物理老师在课上讲“以太”论时,曾说引力场是一种物质。通过这种物质,物体之间会产生引力。这种当时颇为新奇的观点让陈创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陈创天一辈子跟物理打上了交道。这位物理老师曾告诉陈创天,要解决引力场的机理问题,一定要学物理,特别是理论物理。这是陈创天决心报考北京大学物理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1]
北大求学1956年8月,陈创天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在北大6年的求学阶段,陈创天遇到了很多好老师。黄昆教“固体物理”和“固体理论”,王竹溪教“热力学”和“统计物理”,郭得仁教“特殊函数”,褚圣麟教“原子物理”,胡宁教“场论”。严格的基础教育、优良的师资、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和民主的学风,使陈创天受到世界一流的训练,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工作履历
1962年-1968年
1962年,陈创天大学毕业。北大物理系把陈创天推荐给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卢嘉锡院士,前往中国科学院设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卢嘉锡的指导下,陈创天又开始了3年化学方面的学习,自学了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群表示理论等等,在理论化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经过慎重考虑,陈创天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方向,并得到卢嘉锡的支持。在此后两年多时间里,陈创天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花费1年多时间完成了理论推导工作,又用1年的时间通过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首先算出了钛酸钡晶体的非线性系数,后来又算出其他一些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系数。
1968年,陈创天提出,非线性光学效应是一种局域化的效应,是组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阴离子基团的微观倍频系数的几何迭加,阴离子基团的微观倍频系数可以通过阴离子基团的局域化、量子化学轨道波函数,通过二级微扰理论算出来。这就是国际上著名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
1977年-1997年
1977年,陈创天被卢嘉锡任命为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组组长。陈创天根据自己提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模型,以及自己积累的晶体生长等实验经验,同时开展了理论计算、结构选型、系统的固态化学合成、粉末倍频效应测试、单晶生长等实验工作。从此,他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研究走上了系统研究的轨道。
1978年,他开始结构选型。基于自己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陈创天决定做紫外光谱区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1979年,在研究组的共同努力下,他开始在硼酸盐化合物体系中探索新型非
线性光学晶体,发现(B3O6)基团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探索新一代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又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合作者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确定低温相偏硼酸钡(β―BaB2O4,简称BBO)是一种优秀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沿着这一科学思想,他们陆续发现了以(B3O7)基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LiB3O5(简称LBO)晶体和以(BO3)基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KBe2BO3F2(KBBF)等等。
1978年,陈创天发现偏硼酸钡化合物中的某一相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希望实现新突破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卢嘉锡院士等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他组织力量,对硼酸钡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生长展开研究。
1980年,陈创天的研究组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梁敬魁院士研究组的帮助下,确定了所发现的具有很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硼酸钡化合物是低温相偏硼酸钡,其化学分子式为β―BaB2O4,简称BBO。随后2年,陈创天的科研团队在BBO上又取得新进展――――使用熔剂生长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生长出厘米级尺寸的BBO单晶体,就是日后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牌”的晶体。BBO大块单晶体生长的成功,为陈创天研究组对该晶体进行一系列光学性能测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测定倍频系数大小和相匹配关系,证明了BBO是非常优秀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不但可以产生可见光谱区的谐波光,还可以通过Nd:YAG激光(波长1064纳米)的四次谐波,产生266纳米的紫外谐波光,其倍频转换效率(532至266纳米)大大超过当时被公认最好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尿素单晶。
1983年9月,陈创天首次向国外同行报告BBO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引起国际激光界的关注。
1987年,陈创天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并生长出第二块“中国牌”非线性光学晶体LBO。与BBO相比,LBO紫外截止波长紫移到150纳米。LBO有适当的硬度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潮解性能良好,已经能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单晶。LBO很快就获得了国际激光科技界和工业界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在激光工业界。在发现BBO、LBO的同时,陈创天意识到,由于微观结构条件的限制,这两个晶体均无法通过简单的倍频技术产生深紫外光谱区的谐波光输出。经过反复计算和思考,陈创天又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探索之路。
科研情况
研究领域陈创天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光电功能晶体是光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利用光电功能晶体能对光波进行频率、偏振、幅度等调控,被称为“光学半导体”。这类晶体在信息、激光高技术、医疗、国防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
陈创天院士在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晶体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2. 功能晶体材料的分子设计;3. 新型非线性光学和电-光材料探索与生长;4. 晶体光学性能测试与器件设计研究;5.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应用。
科研项目1.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2010)“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2.“深紫外全固激光源前沿装备自主研制工程”重大专项项目(2006-2009),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