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彬元的个人简介
戴彬元,清朝末年书法家,字君仪,号虞卿、渔青,善诗,工书深入颜真卿堂奥。戴彬元在京都为官近30年,清明廉洁,卸任回乡后生活拮据。
简介
戴彬元,(1836~1889),清朝末年书法家,字君仪,号虞卿、渔青,一说汉沽留庄人,一说川东人,善诗,工书深入颜真卿堂奥。著有《彬元诗集》、《司空诗品》等,笔墨拙雅独特,不走常道,深具个性魅力。赏之,耳目一新,又不失古意境界。戴彬元先生自幼在乡读私塾,9岁随父在武邑县就读,于清朝咸丰十一年(辛酉年)(1861年)拨贡生(秀才),时25岁;清光绪五年(己卯年)(1879年)拔贡生朝考一等,任户部小京官,后选入朝中任户部主事;同年顺天乡试第13名,中举人;光绪六年(庚辰年)(1880年)殿试256名进士,获二甲传胪(头名),朝考一等第二名,钦点庚辰光绪翰林院庶吉士(一说于1879年考入),在朝廷做编修;光绪十一年(1885)任江南副主事,受奉直大夫。戴彬元在京都为官近30年,清明廉洁,卸任回乡后生活拮据。次子戴彰勋曾任知县。
书法
据有关资料考证,庶吉士均选进士中文学优等者,特别是善书者,戴彬元的书法与同时代的书法家黄自元时称“南黄北戴”,黄自元先生以文字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著称于世,而戴彬元先生的书法集颜、柳、赵、欧、何(何绍基)、刘(刘墉)之粹,大、小楷、草书皆精,独树一帜,相传“入都后书(法)名(声)大躁一时,片楮寸纸人争宝之”。其在光绪十二年写的《司空诗品》经石印流传于世。北京琉璃厂的“宏道堂”、“启元斋”均由戴彬元所题。
戴彬元(1836――1889)男,号虞卿、又号愚青、渔青,汉沽留庄人。
初在家乡塾馆就读,9岁随父襄清赴武邑教谕任所攻读。19岁以第一名考到宁河县学禀生,同年去玉田县孙家为其寡姑母管理家务,兼教两表弟读。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生,朝考一等,户部小京官,候补主事,去南司行走,光绪五年(1879)顺天乡试13名举人,光绪六年会试256名进士,殿试二甲头名,朝考一等,改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一年(1885)江南副主考,授奉直大夫。
戴彬元考中进士后,在殿试对策中论及考察和使用人才,他认为,用人的方法虽有不同,但主要是“考行、听言两途”,且考察行为是首要的。他还认为,考察人的人,首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思想感情,秉公办事,才能分辩忠奸,不出失误。
戴彬元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时京城有“南黄(黄自元)北戴”之称。他的书法主要师承颜真卿而又有发挥,出名后求他写字的人颇多,以能得到他写的字为光荣。他在光绪十二年写的《司空诗品》24首,曾经石印流传于世。
光绪九、十年间,宁河、宝坻两县大灾,他多方奔走,筹得大批赈济款,请其同榜进士刘沛然太史亲到家乡监督发放,使许多灾民得救。
他任江南副主考,赴任途中,地方所供器物,依例凡便于携带的主考均可带走,或折款供奉。而戴彬元所过之地一无所取,他说:“奉皇命选士,责任重大,贪得无厌怎能为人师表?”
他对取士非常认真,大事都要亲自检查,经他手录取的,多是知名人士。
任京官近30年,积蓄无多,晚年解任后经济拮据,仅存有大批图书。临终时叮嘱家人“卖书还清债务,不要亏欠一个债主”。终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