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华

时间:2024-01-14 14:29:39编辑:小周

曹燕华的个人简介

曹燕华,196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曾三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的中国女队主力队员,两次获得女子单打冠军,与蔡振华合作获得男女混双冠军。在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上,她与张德英合作,随着她最后一板的扣杀成功,新添了世界女子双打冠军的称号,也使中国队囊括了世乒赛全部七项冠军,创造了国际乒坛有史以来,包揽全部七项冠军和五个单项亚军的历史纪录。当时,她是继林慧卿后又一位赢得世乒赛四个项目大满贯的中国运动员。1983年、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

人物简介

曹燕华,1962年出生于上海。5岁起练习乒乓球,1977年进入国家队,2年后收获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56项冠军,其中世界冠军7项。2002年获得中国乒乓球杰出贡献奖。

现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侨联副主席,上海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校长。她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前冲弧圈球,速度快,落点好,拉球旋转性强,善于变化,她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员中获世界冠军最多的选手。

人物经历

曹燕华是上海人,生于62年12月。打法是直板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一面反胶一面防弧。擅长发球,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是一绝,另一绝招是换板发球,迷惑对手;她开创了女子直板全台单面拉的全新打法,正手弧圈旋转强、前冲。由于是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她还可以换板搓球造成对手失误。她十五岁便获得公开赛冠军、十六岁获得亚锦赛女单冠军并战胜世界单打冠军朴英顺,十六岁进入团体赛阵容获得世界冠军。在没有奥运会和世界杯的情况下,她在世锦赛上获得七次世界冠军。

1977年全国比赛,徐寅生发现曹燕华打球颇有灵性,打法也有些与众不同,就调她参加了访欧比赛,而当时她才15岁,仅仅是刚进上海队的试训队员,结果那一次她一炮打响,获得了冠军。

曹燕华16岁参加了亚锦赛,并在团体和单打比赛中两次战胜了当时的单打世界冠军朴英顺,顺利跻身进入主力阵容。1979年,,周兰荪开始担当她的主管教练,将曹燕华的打法改为弧圈打法,经过训练,曹燕华不仅保持以往发球好、前三板主动的优势,还弥补了以前基本技术不足的弱点,全台正手弧圈更是威力十足。1980年,曹燕华获得七次公开赛冠军,迅速确立了自己国家队一姐的位置。

36届世乒赛,曹燕华作为中国女队的领军人物,她在团体赛中共出场20次并全部获胜,尽显一姐风范。单项比赛她也是一路顺风,半决赛战胜了韩国队第一主力李寿子,决赛中曹燕华负于童玲,双打比赛,她和张德英配合拿下冠军。

37届世乒赛,曹燕华依然是第一主力,要打第一单打和双打,这次和她搭档的是上海队的队友、倒板怪球手倪夏莲。中国队决赛的对手是东道主日本队,第一盘曹燕华对日本队左手直板快攻结合弧圈的星野美香,曹燕华的发球和发抢大显神威,以2:0轻取,双打比赛曹燕华和倪夏莲对日本削球手新保富美子和田林友子也是轻松过关。这样中国队顺利卫冕。单项比赛中,曹燕华和蔡振华获得混双第三名,和倪夏莲获得女双第二名,单打比赛曹燕华在决赛中战胜了梁英子,圆了自己的单打世界冠军梦。

37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关于球拍规定限制,令曹燕华的换板发球和换板搓球失去了威胁。她不得把防弧那一面胶皮改为长胶,在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她虽然率上海队取得了团体冠军,但是在单打半决赛中却负于新秀焦志敏。38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曹燕华战胜了耿丽娟再次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混双比赛,她又和蔡振华合作战胜了捷克的潘斯基和赫拉霍娃获得冠军。

38届世乒赛之后,由于肝病影响 等原因,曹燕华在年仅22时就宣布退役,离开了乒坛,之后她随丈夫施之皓去了德国打球生活,在九十年代中期回国。目前为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校长,国家队主力队员许昕就是她的学校培养出来的。

主要成绩

1978年在第四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女子单打冠军。1979年在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是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81年在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张德英合作)和女子单打亚军,并是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82年在第六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良项冠军;同年在新德里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戴丽丽合作)及混合双打(和谢赛克合作)三枚金牌。1983年在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得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和倪夏莲合作)和混合双打(和蔡振华合作)两项第三名,并是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同年在首届亚洲杯乒乓球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1985年在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两项冠军、女子双打亚军。她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56个冠军,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四次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3年、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

人物故事

让球事件

1981年36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曹燕华让给童玲。当时进入四强的还有张德英和南朝鲜选手李寿子,曹燕华在半决赛中击败了李寿子,童玲战胜了张德英,以她们两个人的实力相对比,直板反胶弧圈打法的曹燕华对横板削球打法的童玲有绝对优势,队内比赛从未输给过童玲。但是,曹燕华是个非常有个性的运动员,当时被认为是不听话、思想有问题,说白了就是个不讨教练组喜欢的刺儿头,于是,乒乓球队决定,以童玲在团体赛中立下大功为由,让曹燕华让出冠军,曹燕华只有怀着一肚子委屈打了一场假球。曹燕华当时确实有些出格,规定运动员不准吸烟,她偏偏时不常地来上两根,规定运动员不准谈恋爱,她偏偏与施之皓打得火热,而且他俩还经常与也在谈恋爱的蔡振华、黄 胜两人结成 小“团体”,这当然会让上层看不顺眼。曹燕华在当打之年的23岁便早早退役,可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她确实是个乒乓球天才,曾连获37届、3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这与第36届世乒赛她所受的不公正待遇有关,是一种怨气累积的爆发。1983年的全运会,曹燕华在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四个项目的比赛中都遇上了童玲,她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对手,尤其是女单决赛,她更是以近乎疯狂的3比0狠狠地出了一口气。

乙型肝炎

1980年,正当曹燕华技压群芳,春风得意之时,队里发现有肝炎病人,虽然发病者是一个非常有培养前途的新秀,但她还是毫不留情地被送回了原籍。接下来是全队身体大普查,怕有漏网之鱼混在这个大集体中,殃及一大批中国乒乓界的骨干力量。没多久,曹燕华和童玲又被叫去重新验了一次血。一周后,童玲喜气洋洋地说没事了,可教练周兰荪却整日愁眉不展。曹燕华感到不妙,莫非自己成了漏网之鱼?

还好,曹燕华只是得了乙型肝炎,俗称“澳抗阳性”,转氨酶并不高,应该不会传染给别人,她没被发配回原籍!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曹燕华被安排到了宿舍尽头垃圾箱对面的套房里间(那可是块出人才的福地,继曹燕华之后,邓亚萍成了那里的房客)至此,曹燕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对失而复得,而又差点得而复失的给予更加倍的珍视。

恋爱

曹燕华又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又成了众矢之的!偏偏她跟施之皓谈上了恋爱!每到周末,别人都在加班加点拼命练,曹燕华却不见了人影。不是谈情说爱去了 ,就是跟一帮江南哥们神聊。有一回,一大帮人聚集在正出国访问的游泳队上海籍运动员大刁房间里,人手一只烟,抽得满房间烟雾缭绕像着了火,抽完的烟蒂随手往打蜡地板上一扔顺脚踩灭,结束战斗后打扫战场,把所有“作案伪证”都清理干净,免得教练查铺发现蛛丝马迹。可这回却运气不佳,没踩灭的烟蒂在洒了煤油的拖把里慢慢着了起来。快半夜了,有人从窗外经过,发现二楼有房间着火,赶紧报告大楼值班室。好不容易撬开门扑灭已烧黑一面墙的火,他们那个“团伙”也就东窗事发。训练局有规定:运动员不许抽烟、不许谈恋爱、不许打麻将、不许穿奇装异服、不许烫发。曹燕华冒出了一身冷汗,这些怎么好象跟她都有关,这下子算是玩完了。

事情汇报到总局,各队领导被训练局长陈先臭骂了一顿。是党员的还背上个党内警告处分,这下子,就像被霜打过了得麦子,胆大包天的上海帮成员们全蔫了。

队里领导被局长骂过之后,自然要找他们算账。首先,要确认曹燕华和施之皓是否真的在谈恋爱,轮番盘问之下,曹燕华死不承认,然后,时不时查查施之皓的血,若他也有“澳抗阳性”,那就是铁的证据,还好,一切正常。可周兰荪却倒霉了,他是曹燕华的主教练,队员有问题,必拿他是问。那阵子,他的压力不小。他一面跟领导汇报说:“曹燕华的水平提高很快,即使真的谈恋爱,也没有影响训练比赛,她并没分心。”一面又语重心长对曹燕华说:“我现在不是以一个教练,而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问你,到底他们说的是不真的?”此时,曹燕华还能说什么?在慈父般的周兰荪面前,她从来不说半句假话。

周兰荪没有责备她,更没有命令她不许再跟施之皓来往,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千万不能影响训练,要为自己争口气。”在教练周兰荪的教诲之下,曹燕华清除了脑中杂念,夹起尾巴,重新做起了好孩子。

与何智丽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前夕,国家队队员提前三个月回各省备战全运会,曹燕华对这个大伙儿称之为傻大姐的阿何(这是曹燕华对何智丽的爱称)多了一些了解。她训练非常刻苦,虽然她算不上是一个有天赋的运动员,凭着她过人的体能优势,靠比别人多一倍的训练时间,她的球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生活上,她是个慢条斯理、不拘小节又不怎么爱干净的女孩。曹燕华很喜欢她,为别人叫她傻大姐而抱不平,何智丽对曹燕华也很好,总亲热地叫她阿姐。有时曹燕华练得实在太累不想吃饭,何智丽会悄悄地把饭菜打回来送到她床边。

1984年底,曹燕华、何智丽还有耿丽娟在孙梅英带领下出访欧洲,其间,两人出现了矛盾,在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上,上届世乒赛单打冠军的曹燕华被何智丽取代,外加本不是六个重点队员之一的童玲也报进了团体,这其中的奥妙至今曹燕华也没弄明白。

三十八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曹燕华三比一战胜了耿丽娟,成为第一个蝉联单打冠军的人,这场决赛打得和上届单打冠亚军决赛对韩国梁英子一样的轰轰烈烈。赛后,曹燕华思绪万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回酒店的路上,喜悦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不久后,曹燕华去了国外,断断续续听到不少关于何智丽的消息:三十九届世乒赛上的让球风波直搅得乒乓届乌云翻滚,上上下下不得安宁了好几年;再后来,何智丽以一个受迫害者的身份代表日本队在广岛亚运会上打败了邓亚萍。

告别表演赛

1985年11月,上海静安体育馆,曹燕华告别表演赛。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袁伟民,训练局局长李富荣,老领队张钧汉、沈积长以及上海市体委主任沈嘉麟等领导,当然,曹燕华的恩师周兰荪、王莲芳、将时祥必到无疑。这次由《解放日报》主办的告别表演赛,为曹燕华的运动生涯最后添上了完美的一笔,但离完美又差那么一点。正如荣高棠发来的贺电中所说:“你为祖国争得了巨大荣誉,人民感谢你,但是,如果你能再坚持两年,我相信,你定将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第一个三联冠获得者!而三年后的奥运会也有待于你再扬国威,为祖国,为乒乓事业,为自己,真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李富荣局长的话,则更使曹燕华热泪盈眶:“曹燕华是我们中国乒乓球队的骄傲,像她这样的奇才,以前很少有,以后也不会多!她的退役,是我们中国乒乓届的一大损失,大家都希望她能再展英姿,为中国的乒乓事业再作贡献!”

留学

1986年9月,新婚后的第四个月,应日本尼塔古乒乓器材公司的邀请,曹燕华独自一人踏上了为期一年的赴日本留学、讲学的旅途。那时施之皓还是八一队的现役军人,按规定不能作为自费留学生出国。上海市体委主任金永昌为此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开绿灯,先接纳施之皓转业到上海市体委,又安排他在市体育馆当上了教练,为免造成不良影响,他转业后没有马上办理出国手续,而日语学校的开学日期已近,讲学日程也早已排满。无奈之下,曹燕华只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独自来到日本,开始了退役后又一轮全新的拼搏,不久后,施之皓也去了日本。1987年9月,曹燕华完成了她在日本一年的讲学,因施之皓与德国格伦草俱乐部签订了担任该俱乐部教练协议,便随施之皓从日本成田机场登上了前往德国的飞机。随后,曹燕华夫妇在德国生活了9年,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现在已离异。

社会评价

作为世界女子乒坛的标杆人物,曹燕华一共摘取过59枚金牌,但她最看重的,却是从未摘取过的奥运金牌。1988年,乒乓球首次被列入奥运会项目,韩国选手刘南奎的夺冠,则给所有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留下了一个遗憾。曹燕华说:"能从中国运动员手中,从众多优秀的运动员手中夺得这块分量最重的男单金牌的话,可见他(刘南奎)的能力,他的勇气他的斗志,他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同凡响的。" 而另一名韩国女选手梁英子是曹燕华的老对手。第37届世乒赛中,韩国队的梁英子一上场就给了中国队一个下马威,她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连续打败三名向女单冠军冲刺的中国选手。 曹燕华说:"虽然最后给我拦在了冠军领奖台之外,但确实是吓出拉一身冷汗。"

相关信息

她拥有59枚国内外重大赛事金牌,是中国运动员中赢得世乒赛4个项目大满贯第一人。她退役时,乒乓球项目还未进入奥运大家庭。曹燕华的乒乓人生,既有令人羡慕的无数荣誉,也有无缘奥运的小小遗憾,但她一直坚持着这样一种理念,体育人才的培养,应当薪火相传。

于是,在旅居海外10年之后,曹燕华回到上海,创办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她谦称,“我做的这些事情微不足道,但却是传承体育文化的实事,所以做得津津有味。”

在曹燕华的乒乓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人人打乒乓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拿着木板,对着墙、饭桌,或是在地上画条线,竖一块门板,就这样,打乒乓。”因此,曹燕华乒乓学校专门设有一个班级,向社会普通爱好者开放。招生简章上,曹燕华制定的标准是,年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只要你喜欢乒乓球,就一定能在曹乒找到你合适的定位。”

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你是学校员工,上了球台,都得会两下子。两位来自农村的清洁工,潜移默化中,也拿起乒乓球板,学会了打球。这两个清洁工的孩子,从2岁起也站上了曹燕华乒乓学校的球台。现在,他们已经在学校一年级队伍中成为佼佼者。其中一位,还同邓亚萍拍过广告,成了小明星。

一位家长带着一名13岁的智障孩子慕名而来,曹燕华收下了他。来学校之初,这个孩子才读2年级,完全没有数字概念。曹燕华给他配备了专门的教练,自从学会打球后,这个智障孩子有了自信。他懂得赞美别人,说话很甜,“曹校长很美啊。”他明白了什么叫竞争,教练告诉他,“你现在是国家三队的学员。”一旦他看到其他人也穿着国家队队服,就会问,“你怎么也是国家三队?”于是,他会要求过过招。曹燕华介绍说,“他的父母现在也爱上了乒乓,我估计,全上海能赢他们一家三口的,还真不多。”

还有一名60岁的美籍华裔女士,听说曹乒氛围好,慕名而来。一打球,居然就上了瘾。临走,她问曹燕华,“我在美国有一个70来岁的老姐妹,下次能不能把她带来?”曹燕华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谁知道,没过多久,两人专程飞回来学打球,70岁的老者居然打得有板有眼。回美国之前,那位60岁的女士又问曹燕华,“我还有一个80多岁的朋友,腿脚还挺利索的,下回能不能也来学学?”

上了球台,忘了年龄,将体育看做是一种文化态度,曹燕华如此普及自己的乒乓理念。曹燕华说:“乒乓台就是一个舞台,希望奥运年,所有人都能在体育中展现人生多姿多彩的一面。”

上一篇:陈舒(校长)

下一篇:崔升(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