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寅初的个人简介
董寅初(1915.9―2009.6.23),民建会员,安徽省合肥县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实业管理。是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人物履历
董寅初,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致公党的卓越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 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董寅初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生活在苏州。先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和上海光华大学附中。
1934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学。
1938年毕业后在上海《大美晚报》任翻译,后到香港邮政汇金局任职,并兼任香港《申报》的翻译和编辑。
1939年8月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任《天声日报》编辑。
1940年创办《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
1942年12月被日本侵略军逮捕入狱。
1945年9月因日本投降重获自由。后任印尼中华侨团总会总干事兼华侨治安总会主任。
1947年回上海定居,担任印尼建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中国酒精厂厂长。
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国际贸易联营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溶剂厂经理,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经理,上海市对外贸易促进会副主任,上海华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
1951年起,多次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
1956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副主席。
1976年后,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顾问,致公党中央常委、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海外联谊会名誉顾问,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等职。
董寅初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
1980年董寅初加入致公党,先后担任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届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致公党上海地方组织的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
1983年11月当选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1988年12月、1992年12月,连续当选致公党中央主席。
2009年6月23日董寅初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人物事件
解放前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生活在苏州。先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和上海光华大学附中。1934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学,1938年毕业后在上海《大美晚报》任翻译,后到香港邮政汇金局任职,并兼任香港《申报》的翻译和编辑。1939年8月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任《天声日报》编辑。1940年创办《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1942年12月被日本侵略军逮捕入狱,1945年9月因日本投降重获自由。后任印尼中华侨团总会总干事兼华侨治安总会主任。1947年回上海定居,担任印尼建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中国酒精厂厂长。
1994年10月,胡锦涛同志看望董寅初同志
解放后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国际贸易联营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溶剂厂经理,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经理,上海市对外贸易促进会副主任,上海华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1951年起,多次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1956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副主席。1976年后,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顾问,致公党中央常委、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海外联谊会名誉顾问,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等职。
于2009年6月23日6时38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纪念董寅初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15年9月21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座谈会上缅怀了董寅初同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理想追求和崇高风范,强调要学习他胸怀国家、情系民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一生服务侨胞、献身侨务的责任担当;学习他公而忘私、致力为公的高尚品格;学习他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主持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人物职务
董寅初同志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
人物生平
董寅初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与同学们一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拦火车赴南京请愿,坚决要求国民政府抗日,遭到当局的无理关押。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他立志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上海交通大学实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他联合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交大救国会,并被推选为该救国会执行主席。他积极联系上海各大学学生会,共同向市政府请愿呼吁,力主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他利用《朝报》撰写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文章,在华侨中间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唤醒海外华侨的积极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日军逮捕入狱。1947年他返回祖国。1949年上海解放,他毅然选择留下来参与建设新中国。1956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领上海市部分从事进出口的企业第一批进入了公私合营的行列。他多次捐出巨资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祖国的统一,只有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人物轶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董寅初与同学们一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拦火车赴南京请愿,坚决要求国民政府抗日,遭到当局的无理关押。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他立志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上海交通大学实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他联合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交大救国会,并被推选为该救国会执行主席。他积极联系上海各大学学生会,共同向市政府请愿呼吁,力主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他利用《朝报》撰写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文章,在华侨中间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唤醒海外华侨的积极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日军逮捕入狱。1947年他返回祖国。1949年上海解放,他毅然选择留下来参与建设新中国。1956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领上海市部分从事进出口的企业第一批进入了公私合营的行列。他多次捐出巨资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祖国的统一,只有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人物评价
董寅初同志是有着高尚人格魅力的杰出侨界领袖,在海内外侨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印尼期间,他就一直奔走于印尼华侨各社团组织之间,力促华侨社会的团结,积极维护当地华侨的安全和权益。回国后,他仍十分关心华侨华人的情况。1956年后,他先后在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任职。他积极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的侨务政策,切实为广大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努力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热忱鼓励海外华侨华人为祖国、为家乡建设出力。他利用自己在欧、亚、美等各大洲广泛的社会关系,积极主动地做海内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工作,热情宣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用自己炽热的爱国情怀感染、影响、带动了一大批侨界人士,使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董寅初同志是中国致公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他于1980年加入致公党,先后担任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届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致公党上海地方组织的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1983年11月当选致公党中央副主席。1988年12月、1992年12月,连续当选致公党中央主席。他始终秉承“致力为公”的宗旨,时刻关注海外侨情的新变化,还利用赴美国探亲、出访北美、欧洲以及菲律宾等的机会,深入了解华侨华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使致公党中央在做华侨华人工作时更具有针对性。他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侨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他高度重视致公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赢得了广大成员的尊重和爱戴。
董寅初同志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长期担任上海市和全国的人大、政协职务,对国家的路线、方针和侨务政策有着准确的把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参政议政,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了解到美籍华人、著名国际预应力大师和桥梁专家林同炎教授提出开发开放浦东构想后,积极向地方和中央政府引荐,为开发开放浦东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几十年的社会活动生涯中,他为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董寅初同志一生爱憎分明,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谦虚谨慎,生活俭朴,是海内外侨界和中国知识界、工商界的楷模。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品质,必将激励海内外侨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人物成就
“说到祖国统一,使我想起在1997年――香港即将举行回归大典的前夕,我作为中央政府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与江泽民总书记同坐一架飞机赴港时的情景。在飞机上,我坐得比较靠后,总书记上来后一眼看到我,高兴地走向我的座位,拉着我的手,然后在我身边的空座位上坐下。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总书记说:真高兴啊,我们一起去香港!尽管我和总书记都是交大的校友,而且总书记在上海任职和后来到中央工作,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里见面,时有面对面的交谈。但是像这次同在一架飞机上坐在一起,共同度过一段庄严而重要的行程,却还是第一次。”
名人友情
“1956年,全国侨联在北京成立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特地来看望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代表。那天我荣幸地见到了毛主席,还聆听了毛主席对华侨华人的殷殷教诲,并与大家一起和毛主席合影留念。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是认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也成为我以后努力做好工作的动力。”
董寅初每次回忆他与中共三代领导人建立的深厚情谊,总是从初次见到毛主席开始。邓小平和他的交往就更多了:
“1983年,邓小平和彭真等中央领导出席致公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我和始终关注侨务工作的邓小平有了比较多的交往。此后不久我就到北京致公党中央担任工作,直到后来出任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与邓小平接触的机会更多了,邓小平对参政党的关心、我是深有体会的。共产党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关心,我是深受其惠的。由此,我更加认真负责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努力反映社情民意,沟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交流,我的许多建议,受到国家和地方高层领导的重视,不少被政府在制定决策中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