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烨(南医大教授)

时间:2024-01-16 03:57:01编辑:小周

陈烨(南医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陈烨,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道感染、炎症与宿主防御的相互关系研究。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

人物经历

2000年7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胃炎;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疾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道感染、炎症与宿主防御的相互关系研究。

主要贡献

在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91),2011.1-2013.12,32万元

2、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091),2011.1-2013.12,50万元

可支配总经费:90万元。

学术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细菌感染与宿主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肠道感染、炎症与宿主防御的相互关系研究: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库,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早在19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了“肠源败血症”的概念,认为肠道细菌感染是全身败血症的源头,而肠源败血症是肠功能不全或肠屏障功能衰竭(gut barrier failure,GBF)致使肠内细菌易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进入全身循环的结果,进而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在这一过程中,肠道细菌易位和肠屏障功能衰竭是其发生的始动因素。申请人自2002年始在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从事细菌感染与宿主防御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分子Syndecan-1在肺部感染性炎症、败血症及炎症性肠病中的调节作用及发生机制,发现多种致病菌能通过促进上皮细胞表面Syndecan-1的脱落来增强自身毒力,加重机体的炎性损伤。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J.Biochem.Cell等国际权威性杂志上,并受邀在Mol Cells杂志上撰写了该领域的综述。

2.胃内螺杆菌的感染与免疫防治研究:1983年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很多胃肠疾病的基本理念――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它的两位发现者也因此双双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1989年人胃内另一种可疑致病菌――海尔曼螺杆菌的发现进一步拓展了螺杆菌与慢性胃病关系的研究。中国螺杆菌感染率及慢性胃病发生率普遍高于西方国家,有效防治其感染、减少相关性胃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申请人是中国最早从事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研究者之一,并首次在中国不同人群中进行了海尔曼螺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比较了人胃内两种螺杆菌所引起的病理学差异。由于其在人胃内螺杆菌流行病学、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诊治研究中的重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申请人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荣誉记录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幽门螺杆菌与海尔曼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致病性与防治研究,1998,证书编号:15-2-009-072.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南方战区和高原部队流行状况及其致病与防治的免疫机制研究,2004,证书编号:2004-2-54-33.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幽门螺杆菌的动物宿主与流行病学研究,1997,证书编号:97-2-90-4

上一篇:陈柏光(电竞选手)

下一篇:查理斯·艾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