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雍

时间:2024-01-17 13:44:17编辑:小周

范雍的个人简介

范雍(981年-1046年),字伯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羌人称其为大范老子。

世家太原(今属山西),祖葬河南,故称河南人。真宗咸平初年进士。咸平三年(1000年),补洛阳主簿。历兵部员外郎、户部副使、度支副使、工部郎中、笼图阁待制、陕西转运使。天圣四年(1026年)拜右谏议大夫。明道二年(1033年)罢知陕州[2]。宝元二年(1039年),以资政殿学士、吏部侍郎为振武军节度使。庆历六年(1046年)卒。著有《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

人物简介

范雍(九八一~一○四六),字伯纯(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五作伯淳),世家太原(今属山西),祖葬河南(今河南洛阳),遂为河南人。真宗咸平初进士。三年(一○○○),补洛阳主簿。后迁殿中丞,知端州。仁宗即位,历兵部员外郎、户部副使、度支副使、工部郎中、笼图阁待制、陕西转运使。天圣四年(一○二六)拜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六年,为枢密副使。七年,加给事中。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陕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卷一○六、卷一○八、卷一一二)。宝元二年(一○三九),以资政殿学士、吏部侍郎为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同上书卷一二二)。后知河南府。庆历六年卒,年六十六。谥忠献。著有《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不传。事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三《范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宋史范雍

范雍,字伯纯,世家太原。曾祖仁恕,仕蜀为宰相。祖从龟,刑部侍郎,入朝,改右屯卫将军,后葬河南,遂为河南人。雍中进士第,为洛阳县主簿。累官殿中丞、知端州。迁太常博士。寇准辟为河南通判,还,判三司开拆司。河决滑州,选为京东转运副使。历河北、陕西转运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又徙度支。以尚书工部郎中为龙图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还,提举诸司库务,勾当三班院。

环、原州属羌扰边,以雍为安抚使。建言:“属羌因罪罚羊者,旧输钱,而比年责使出羊,羌人颇以为患。请输钱如旧,罪轻者以汉法赎金。”从之。迁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

雍在京东时,平滑州水患。以劳加龙图阁直学士。明年,拜枢密副使。丁母忧,起复,迁给事中。玉清昭应宫灾,章献太后泣对大臣曰:“先帝竭力成此宫,一夕延燎几尽,惟一二小殿存尔。”雍抗言曰:“不若悉燔之也。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遽为灰烬,非出入意;如因其所存,又将葺之,则民不堪命,非所以畏天戒也。”时王曾亦止之,遂诏勿葺。迁尚书礼部侍郎。

太后崩,罢为户部侍郎、知陕州,改永兴军。是岁饥疫,关中为甚,雍为振恤。以疾,请近郡,遂知河阳。进吏部侍郎,徙应天府,又改河南府,进资政殿学士。陈安边六事,又请于天雄军聚甲兵以备河北,于水兴军、河中府益募土兵以备陕西,即泾原、环庆有警,河中援之。

既而元昊反,拜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因言:“延州最当贼冲,地阔而砦栅疏,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土兵寡弱,又无宿将为用,而贼出入于此,请益师。”不报。元昊先遣人通款于雍,雍信之,不设备。一日,引兵数万破金明砦,乘胜至城下。会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境,守城者才数百人。雍召刘平于庆州,平帅师来援,合元孙兵与贼夜战三川

口,大败,平、元孙皆为贼所执。雍闭门坚守,会夜大雪,贼解去,城得不陷。左迁户部侍郎、知安州。居一岁,复吏部侍郎、知河中府。

又为资政殿学士、知永兴军兼转运司事,迁尚书左丞,加大学士。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明年,贼犯定川,、岐之间皆恐,而永兴独不忧寇。复徙河南府,又迁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师,谥忠献。

雍为治尚恕,好谋而少成。在陕西,尝请于商、虢置监铸铁钱,后不可行;又括诸路牛以兴营田,

亦随废。颇知人,喜荐士,后多至公卿者。狄青为小校时,坐法当斩,雍贷之。

家族世系

仁恕--从龟--?--范雍,字伯纯,谥忠献--宗杰--子奇字中济―范坦字伯履。

后世评价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有句名言:“不要做你的敌人期待你做的事,因为你的敌人正盼望你这样做。”从这个意义讲,

对于西夏开国君主元昊来说,曾担负北宋西线防务的范雍一定是元昊最喜欢的敌国将领,在西夏由弱变强崛起河西的过程里,元昊想让范雍干什么,范雍就干什么,真比元昊的亲儿子还听话。

说起来,从人品角度看,范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为官清廉,勤于政事,百分之百的好干部形象。更可贵的是,他性格刚正不阿,在皇帝面前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比如在北宋“天书封禅”闹剧中,他坚持真理,坚决反对皇帝搞“封建迷信”,终于使国家不用再劳民伤财。而且他为人也非常正直,善于选拔推荐人才,在北宋朝廷里名声实在不错。可人品好归人品好,范雍打仗却是个外行,加上身上文人特有的认死理的倔劲,使他不断在宋夏战争里屡出昏招,最终搞得半生英名尽毁。说起来,范雍的兵败,只能算是北宋文官带兵制度的悲剧了。

范雍镇守西部边陲的时日,正好是西夏王元昊在历经两代人蛰伏修炼,终于破茧而出的关键时代。结果,范雍任延州知州时,元昊终于扯旗自立,拉开了宋夏战争的大幕,并将攻击的首要目标选在了范雍镇守的延州上。由于宋朝在这条防线上守卫甚严,于是元昊便首先致书范雍,提出要去宋朝议和,此时宋夏双方已经剑拔弩张,这种诈和伎俩恐怕只能哄小孩子了,可范雍偏偏信了,接着,元昊派遣大批部下,假意向范雍投降,按照范雍部将们的意见,这些党项降兵降意真假未知,即使接受其投降,也该将其迁居到别处安置,偏偏范雍书读的糊涂了,很想“怀仁四方”,反而把这些降兵安置在延州军事要地金明寨周围。至此,范雍的前两步回应全落到了元昊的陷阱里。结果某日夜晚元昊一声炮响,诈降的党项人群起而出,与元昊大军里应外合,率先偷袭了金明寨,将金明寨的宋军来了个一网打尽,直接兵临延州城下。面对危机局面,范雍再出昏招,在元昊对延州围而不急攻,围点打援企图已经极其明确的情况下,依然派人送信死催周边宋军来援,结果,元昊在好水川设伏,将来援数万宋军全数包了饺子。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对宋朝第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也是西夏从一个臣服于宋朝的部落走向“主权国家”的开始。若此战西夏失败,之后纵横河西走廊的西夏帝国,只怕只能是一场空梦了。

而恰是范雍在好水川之战里一系列愚蠢的应对成全了元昊,在元昊并不高明的诱骗手段面前,他就象一个听话的三岁小孩一样,一次又一次做出让元昊欢喜的事,拿出文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豪气,一次次勇敢的往陷阱里跳,最终让几万宋军成为元昊口袋里的美餐。这个中的原因,一方面范雍文人无谋,确非统兵之才,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人品好,脑袋里总有种“以德服人”的念头,却殊不知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游戏,绝非书本里刻板的道德,这般的迂腐,怕是只有春秋时代的宋襄公才能与之相比了。而这也恰恰是北宋许多统兵文臣的悲剧。还好宋军中还有明白人,几路宋军在延州被围的危局下,猛攻西夏后方,才最终使延州平安解围,范雍拾回了一条命。但是西夏的坐大与崛起,已经随着好水川会战的胜利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澶渊之盟后太平了没多少日子的北宋朝廷,又一次被拖入到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里。追溯起来,好水川一战指挥无能的范雍难辞其咎。

不过带兵无能的范雍,在镇守西线的日子里却还是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正是这件好事,几乎最终改变了北宋抗击西夏被动的战局。在他刚刚到任延州时,有个小兵触犯军法,论罪当死,而范雍因爱惜这个小兵是条热血好汉,破例赦免了他。多年以后,正是这个小兵率军在战场上屡屡重创西夏铁骑,成为了西夏军队最恐惧的宋朝战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狄青。

诗歌作品

安陆

安陆号方镇,江边无事州。

民淳讼词少,务简官政优。

白兆山

车盖聊引步,浮云镇消忧。

郧川梦泽地,古迹堪询求。

白兆桃花岩,翰林栖此邱。

纪西夏事

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

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

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

纪西夏事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

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

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

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

纪西夏事

承平废边事,备预久已亡。

万卒不知战,两城皆复隍。

轻敌谓小丑,视地固大荒。

愿因狂狡叛,此葺边防。

五老峰排连户色,万山寒耸入云株。

山奇号九崇,名与雍州同。

日下榇海毯崦卧笄铩

清凉万杉下,苍翠五峰前。

上一篇:储泰松

下一篇:岑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