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厚本的个人简介
丁厚本(Ding Hou-Ben),男,1940年1月生,汉族,安徽合肥人,研究员、教授。1958年8月由合肥一中保送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师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毕业后一直从事国防科技工作。为国际辐射物理学会会员,中国核物理学会会员,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核学会副理事长。
简介
1958年8月由合肥一中保送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196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国防科技工作,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和第一颗氢弹试验及多次国家重大试验。1986年1月至1991年春,任核九院工学院院长,兼任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作为安徽引进的高科技人才调到家乡合肥,在省外贸工作,任计算中心主任和国际贸研所所长以及达丰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直至1995年春。后任苏州兰博高科技企业集团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ICT研究开发公司副董事长和总经理,合肥东方辐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他还被聘任为东北大学教授和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大学工业CT技术中心主任,国际辐射物理国核物理学会会员,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核学会副理事长等,我国工业CT学科带头人。
主要荣誉
他继承北大严谨治学和求实、甘做“书呆子”的传统,深感“什么都不缺,就缺时间”,牢记著名科学家王淦昌为其题写的座右铭――“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在科技方面孜孜以求,不断攻关进取,获得过多项国家发明奖和重大科技成果奖,发表过近百篇论文。所编著的《中子源物理》(1984年,科学出版社)被评为优秀科技图书,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他被列入多种名人录和辞书,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作过多次报道和专题介绍。他作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ICT)的项目和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于1993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ICT商业样机,以著名科学家王淦昌院士为主任,王大珩、朱光亚、闻邦椿和王乃彦等院士为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此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填补了我国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4-1995年又主持研究了γ射线康普顿背散射扫描(CBS)技术,于1995年6月研制成功我国首台CBS――TICT两用机,8月研制成功国内外首台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分辨率、便携式CBS机,均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独创性,被评为“亚洲CT科技十大进展”第一名,分别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该产品出口俄罗斯。1998年独自研制成功基于CBS原理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便携式炸药/毒品报警仪,并已投产。2000年独自研制成功袖珍式炸药/毒品探测仪。2001年独自研制成功轻便台式安检装置。2002年独自研制成功便携式油气输送管道测厚仪,便携式车厢内隐慝人员检查报警仪等。2003年8月研制成功通道式安检装置,于2004年1月通过国家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独创性。2004年3月研制成功带保温层压力管道在线检测仪(为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年6月通过国家鉴定,也为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具有独创性。现已获得近三十多项中国专利,均为第一发明人,并荣获多项国际性奖励。
大事年表
1940年1月生汉族,安徽合肥人
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1993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ICT商业样机
1995年6月研制成功我国首台CBS―TICT两用机
1995年8月研制成功国内外首台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分辨率、便携式CBS机
1998年独自研制成功基于CBS原理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便携式炸药/毒品报警仪,并已投产
2000年独自研制成功袖珍式炸药/毒品探测仪
2002年独自研制成功便携式油气输送管道测厚仪,便携式车厢内隐慝人员检查报警仪等
2003年8月研制成功通道式安检装置
主要著作
1、基于CBS扫描数据的多层表面体绘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7卷第2期,2008年6月(P46~50);
2、基于锥束CT的小型部件检测系统设计,《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5卷第4期,2006年10月(P18~21);
3、图像分割多阈值法研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5卷第4期,2006年10月(P13~17);
4、带保温层压力管道扫描成像检测装置研究,《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2005年;
5、基于CBS的带保温层压力管道在线检测装置研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3卷第4期,2004年11月(P26~30);
6、γ-射线安检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3卷第2期,2004年5月(P21~23);
7、多速度安检系统的图像实时校正算法,《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2卷第4期,2003年11月(P5~9);
8、射线透射图像中轻物质自动识别算法的研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2卷第4期,2003年11月(P1~4);
9、带保温层压力管道CBS检测软件系统设计,《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2卷第2期,2003年5月;
10、射线透射成像中重物质遮挡下的轻物质检测技术研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1卷第2期,2002年5月(P19~21);
11、数字化射线照相技术对轻物质的判断,《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1卷第1期,2002年2月(P10~12);
12、CBS扫描图像的重建与处理,《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0卷第4期,2001年11月(P26~30);
13、基于卷积反投影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10卷第4期,2001年11月(P22~25);
14、一种新型的公路核子检测仪,《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9卷第4期,2000年11月(P19~22);
15、用于便携式γ射线康普顿背散射扫描仪的多道分析器研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7卷第2期,1998年5月;
16、γ射线康普顿北散射扫描仪测量的信噪比研究,《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7卷第1期,1998年2月;
17、一种便携式高分辨率康普顿背散射扫描仪,《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5卷第3期,1996年8月(P37~44);
18、CBS图像重建中的数据修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第7卷第1期,1998年2月;
19、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机械工程》1991第2卷第5期(P43~44)。
对外合作项目
可燃冰探测项目
新型轻便式多功能微剂量医用CT项目
绿色通道检测系统项目
水质检测项目
岩芯三维显微CT系统项目
袖珍式台式液体安检仪项目
新型通道式安检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