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圆圆的个人简介
董圆圆,京剧演员,生于1964年,代表作有《霸王别姬》《昭君出塞》《天女散花》等。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全国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一等奖。2018年3月11日,参加京剧文化传承节目《传承中国》。
演艺经历
我深爱这门艺术
董圆圆11岁入天津戏曲学校,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1987年,董圆圆看到梅宝玖表演的《凤还巢》后,生发出要学习梅派京剧的念头。因为她从中看到了古典的大家风范,梅派表演的雍容华贵、嗓音的甜润宽圆,令她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刚开始学习时,董圆圆以为梅派京剧是很容易的。然而越学反而越觉得难。梅派要求演员基础全面,唱念做打基本工扎实,嗓音要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梅派的演唱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具有端庄优雅的古典美,平和中正,恰到好处,在表面规矩平淡之中显现出深沉含蓄的内在魅力。在老师梅宝玖、姜凤山的指点下,董圆圆照着梅兰芳的录音带一字一句地练习,她的表演稳重、大方,逐渐趋于成熟。在《捧印》中,董圆圆的演唱优美动听,富于“梅派”韵味,身段沉着老练,感情表达准确、细腻。在《穆桂英挂帅》中,她以灵巧的举止,出色的腰腿功夫,表现出人物的蓬勃朝气,以及为国报效的心情。表演中的独特一般都表现为要具有特殊的韵味,董圆圆的表演,足以让熟悉她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一耳就能听出。她在继承京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董圆圆既发扬传统又大胆创新,这在《宰相刘罗锅》中有了完美的体现,唱念做打完全由传统中来,无一腔一式无来历,但又无一腔一式照搬传统,使人耳目全新。
董圆圆称:“学艺术要有牺牲精神,我爱这门艺术,就永远不会放弃。”
踏月寻梅
自从1995年拜了梅葆玖先生为师,董圆圆就被“圈内人”看作是名正言顺的梅派弟子。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名正言顺的梅派弟子,在其刚“出道”时,习的却是尚派戏。1975年,出身于梨园世家的董圆圆如愿以尝地考入了天津市戏曲学校,11岁的她,不仅有着一副娇好的面容,而且有着一副好身段,是现成的一块学尚派的戏料。因材施教,指导老师孙荣蕙遂以《昭君出塞》和《失子惊疯》等尚派戏相授。戏校毕业后,董圆圆被分配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担任主角,不满足现状的她意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便于198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深造,从师于谢锐青和李金鸿。谢老师向她传授了《白蛇传》、《破洪州》和《花木兰》,而李老师则向她传授了昆曲《金山寺》。学然后知不足,秀外慧中的董圆圆总觉得在自己的技艺中还缺少点什么,于是便有了1987年“踏月寻梅”的那一幕:记不清是春日还是夏日了,只记得那天晚上有很好的月光,董圆圆踏着月光走进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和剧场,在风光旖丽的舞台上,梅葆玖先生正演绎着梅派名剧《凤还巢》。
梅派那雍容华贵的古典美,深深地迷住了董圆圆的一双慧眼:她的技艺中缺少的正是这份古典美!而这份古典美又恰恰是董圆圆自身所具备了的。一出《凤还巢》,开启了她的心窍:应该改学梅派才是啊!时隔不久,董圆圆即与梅葆玖先生有了接触。鉴于她的武工不菲,梅先生授之以《霸王别姬》,姜凤山操琴,景荣庆配戏,使董圆圆过足了“梅瘾”。既得梅韵之后,梅先生又授之以《天女散花》。1988年,董圆圆随梅先生赴香港参加”纪念梅兰芳经典名剧“的演出,演出剧目即为《天女散花》。1988年,董圆圆毕业后留在了母校的实验京剧团。1990年,学得一身技艺的董圆圆“投奔”居住在香港的姨夫和姨母。姨夫李和声和姨母李尤婉云皆为香港梨园行的著名票友:一个六场通透,操得一手好琴;一个醉心于梅派艺术,孜孜以求。方家就在身边,董圆圆如鱼得水。
1993年末至1994年初,中国京剧基金会在北京举行了“京剧之星”演出活动,凭借自己的实力,董圆圆得以与于魁智、孟广禄、邓敏、史敏等一拨尖子演员一起跻身于“京剧之星”的排行榜。1995年5月4日,北京京剧院恢复成立梅剧团,就在梅剧团恢复成立的前三天(即5月1日),董圆圆正式拜梅葆玖为师,成为梅剧团的特邀演员。在此后的5年中梅葆玖陆续向她传授了《西施》、《凤还巢》、《战金山》等一系列梅派剧目。艺术是相同的,继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火爆荧屏之后,同名京剧以连台本戏的形式再现了京剧舞台,而董圆圆则以“格格”的身份出现在这部贺岁剧中,成为今春京都舞台上最亮丽的一抹。《宰相刘罗锅》方兴未艾,《梅华香韵》卷土重来,一折《霸王别姬》,想必会使董圆圆拥有更多的戏迷。
2018年3月11日,参加京剧文化传承节目《传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