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辉的个人简介
陈宗辉1956年7月生于福建尤溪,笔名牧云。现为尤溪一中高中部执教,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兼任紫阳诗社社长、总编辑,县文联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委员,中国豫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书法家。基本内容
陈宗辉的人生三味
1956年7月生于福建尤溪,笔名牧云。现在尤溪一中高中部执教,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紫阳诗词》主编,中国豫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书法家。
人物生平 1977年春,陈宗辉被推荐到三明师范学习。一年后,被提名留校任教。1979年1月,为了寡母和年幼的弟妹,他回到家乡坂面中学任教,任教高中语文兼初中英语或美术等,被选为教工团支部书记。1981年5月,考取福建师大中文本科五年制函授班,1986年6月毕业,先后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在他任上,学校"严教、勤学、团结、进取"蔚成风气。1991年8月,他调到尤溪一中。在教学中,他严于治学,乐于教诲,不但教学成绩显著,而且潜心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论文。课余从事文学创作,取得成效。
成就他的生活平淡而富有情趣。他爱书、爱山水自然和思考平常的生命价值。
作为一介书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教书、写书。教书是个平常的职业,世人谓之“糊口”。可是,他十分投入。为了积累高中语文教学资料,他年青时曾抄录历代名篇佳作鉴赏选本多种;为了借读当时难以找到的古籍,他曾翻山越岭三十多里;为了听师大中文系资深教授讲中学语文教师文学修养课,他冒着瓢泼大雨前往,两个眼睛,一个舌头。厚积而薄发。他自己阅读过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但并不在课堂上炫耀,而是坚持自己的教学原则。一、讲授知识,力求让学生易记。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等文时,有的学生会问“金陵十二钗”是哪些人。陈老师把“十二钗”的名字一口气写在黑板上: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李纨、熙凤,湘云、巧姐、可卿、妙玉。把加点字一连读,学生就意会了:原应叹息,宝黛惋惜,云姐可妙?二、讲授复杂的社会深奥的人生道理,力求学生易懂。在讲述《鸿门宴》中的刘项不同性格时,陈老师没有停留在教参的分析上,而是进一步指出:刘项的性格固然很不一样,但假使他们的兵力相当,那么沛公会不会如此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力图消除项羽对他的疑忌呢?在《诉肺腑》中,林黛玉听到宝玉的肺腑之言,由对宝玉的不放心转向对恶劣环境的深沉忧虑,最终是悲剧。有些学生深为宝黛爱情悲剧叹惋,流泪。结束课时,陈老师说:“生活需要爱情,但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说宝黛是近亲,也不说家庭阻绝,如果宝黛如愿结合了,他们的未来会幸福吗?我奉劝大家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千万不要让心中的爱情萌芽疯长。”三、教学繁难内容,注重分解步骤,力求让学生易学。中学生写作文、鉴赏古代诗歌普遍有畏难情绪,陈老师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写了《中学生作文程序设计》《诗词笔法四十讲》等书,并分别在山西人民出版社、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分步骤训练,一次一得,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之余,他喜欢投入自然的怀抱。长假远游,周末近郊漫步。拍摄风景照片,描摹大自然,抒发热爱大好河山之情,而且在写景抒情之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感悟。他在散文《匆匆冠豸行》中写到:“木没有高大挺拔的树干,没有随风飘荡的柔枝,也没有香郁袭人的花瓣。它那不高的枝干弯弯曲曲,好像一组奋力抗争昂首苍穹的浮雕。看看它的根须吧,时而在崖壁上匍匐,时而绕过尖石,时而揽进枯叶尘土,然后一头扎入不易察觉的石罅中。”诗如《立藤》:“直立林中一气求,不攀大树假风流。虽无巨擘云天耸,自有春华自有秋。”藤虽然渺小,但不靠大树自立林间,也同样有着自己的春华秋实。《南乡子·黄山归来》“车上意朦胧,笑卧莲蓬伴彩虹。梦笔难描风动海,龙宫。日月经行石柱中。指目玉屏鸿,何去何从尽碧空。唯恋黄山思翡翠,匆匆。游趣因人景不同。”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他却认为,山和人一样,黄山虽为名胜但难以亲近,真正让人亲近的是村前屋后平常的小山,而不是名闻天下的黄山,也不是五岳。自然风景是伟大的,有了人类活动的景观就更加崇高。于是,游历长江时,他写下了《过三峡》:“千里波峰日日高,行空弯月竟耕涛。忽听玉帝呼神女,速置望夫船一艘。”用超越时空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雄才大略和神奇智慧。又如《回乡偶书》:“谁偷天上偌多星,散落山乡彻夜明。仙女留连田野乐,村中处处丽人行。”以山乡的灯火通明、丽人处处来反映祖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他如此看待自然,也如此看待社会人生。 “莫信高坛打鬼真,炉前佛后鬼装人。清香一缕熏人醉,赢得金身做活神。”(《感事》)有些人装神弄鬼,其实并没有给社会做出任何好事,究其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自己的脸上贴金、为自己谋利罢了。 “年年春里寺门新,美酒莺声笑说神。塑得金身安大殿,何曾保佑断炊人?”(《迎神会》)迎神赛会如此,社会人生莫不如此。他的《虞美人·咏史》写道:“当年处处红旗舞,总说他人苦。忽听边境起枪声,得意国中依旧在游行。 民生自食无由保,徒有山河好。人间何事最悲歌,莫过强颜装笑煮空锅。”经历过十年动乱的人,谁也忘不了“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狂欢呼喊,可是,老百姓忍饥挨饿、暗中流泪的事谁知道?认识了历史,也就认识了人生。今天的有些热闹他往往最早看穿,如《教苑杂诗》(其二):“莫道临川桃李丰,八方截取万千丛。高枝曲颈花重发,只为喧哗六月红!”名山僧占多。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他也认识了佛教和道教。他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结合起来,更进一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复杂关系。
他曾经说过:“生活是没有课堂的教育,教育是没有安逸的生活。”他十分清楚教师工作的辛苦,但他几次改行的机会都放弃了。他用格伦费尔的话勉励自己:“我们为别人服务,事实上是为我们自己在地球上所占的一席之地付租金。”他也清楚,像他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单位都得忙。他为人诚实厚道,免不了吃亏,吃亏是无奈的,但他也不不太在意。他曾经说过,这好比驾车上路,闯一闯,过去捡便宜;让一让,红灯亮,就落后了。与其整日愤愤不平,不如以平常心待之。他自撰格言:“放笔立言追求书卷气,为人处世留守平常心。”他出版了《中学生作文程序设计》《诗词笔法四十讲》《牧云诗词》(上、下)《独处的心》《蓬莱风物》《闽师之光》《鹤子岭弦歌》《伊甸园序曲》《天堑通途》《圆梦在水东》《雍口丰碑》《梦随月儿圆》《此间不可无我音》《教师成长的阶梯》等15种,主编诗文集、教辅和校本20多种,在《名作欣赏》《写作》等50多种报刊发表论文、作品和创作谈,同事和学生说他学问渊博,待人和气,处世洒脱。他却自嘲道:“爱读书没有学问,忙工作没有成效,想助人没有能耐。”
“人前粉笔描霜鬓,灯下奇书伴短衣。岛上沉心芳草绿,船头挥袖彩云飞。” 这就是陈宗辉老师的三味人生,既平平常常又富有情趣。他的身上,始终都有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