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玲(艺术家)

时间:2024-01-18 00:19:11编辑:小周

陈永玲(艺术家)的个人简介

陈永玲(1929-2006)京剧旦角。海外报刊评论他是“集梅、程、尚、荀、筱绝技于一身”的“中国名旦”。原名陈志坚,祖籍山东惠民,生于青岛。他娶名伶言慧珠之妹言慧兰为妻。他的儿子陈霖苍工花脸。陈永玲2006年2月15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十八日)13时15分在北京病逝。

人物简介

随着京剧当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近年大型流派汇演上,人们意外地发现,某些流派濒临绝迹,比如旦行中的筱派。筱派的创始人筱翠花(1900D1967)以泼辣旦、刺杀旦、鬼魂旦见长,京剧名丑马富禄曾誉其为:“假如有五大名旦,那第五个就是筱翠花。”

上世纪50年代,文化部将一批涉及色情、恐怖的剧目列入禁戏范围,筱翠花的代表作《杀子报》、《海慧寺》等恰在其中,因此,筱翠花难得再登台,而他的传人、“四小名旦”中的毛世来、陈永玲等继而因为“禁止男演女”的条文,很难施展技艺。直到80年代,陈永玲(1929D2006)才获准重登舞台。通过当年一些陈永玲的录影资料,我们才一窥筱派的风采。

拿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作比方,如果将梅兰芳比拟为薛宝钗、将程砚秋比拟为李纨、将荀慧生比拟为晴雯,那么筱派男旦陈永玲则是人间烟火味十足的尤三姐,一双秋水眼,转盼流光,“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陈永玲的美,活色生香,风骚入骨,妩媚嫣然,这正是筱派的显著特点。

我看的陈永玲的第一出戏,是《小上坟》。《小上坟》属于京剧唱腔中的民歌体形式,全剧男女主角吟唱《柳枝腔》,满载乡野气息。陈永玲在剧中扮演的萧素贞误以为自己的丈夫已亡,向路遇的官员哭冤,不料,该官员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这戏的情节有点像元杂剧《秋胡戏妻》,但《小上坟》处理得更谐趣、欢快。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京剧戏考》对该剧的注释中,写道:“毫无淫荡可鄙之处。不解梨园编剧中,何以不用须生、青衫,而以小丑、花旦演之,遂致积习相沿,人人目为淫戏也。”今天的我,方知过去对淫戏的判定,时常因角色行当演绎该剧而定,而非剧情内容。

陈永玲的“萧素贞”一身素缟,却有着掩饰不住的天然妖娆。他以刚劲的跳跪形式,陈诉冤情,做工精细,间有挑逗性动作,却不低俗,充满民间的乐趣。在步伐上,陈永玲“跑跳搓走”四种旦行步法交替,生动活泼,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京剧《小放牛》和《小上坟》一样,也是一出载歌载舞的京剧,讲述妙龄村姑与少年牧童一起下山寻找杏花村酒店的故事。陈永玲扮演村姑时,已然五十开外,却身段灵动,顾盼生辉,展现出二八少女的天真可爱、俏皮活泼。在剧中,陈永玲施展了“抖肩”、“探海”等优美的舞蹈技巧,连俯身喝水都仿佛蝴蝶啜饮,是我见过的除了“卧鱼”以外,京剧舞台上最美的呈现喝水的程式了。此外,在念白、唱腔上,陈永玲吐词清晰,唱腔娇嗲甜脆,让人忘却他的性别、年龄,这内外兼修的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得来。

陈永玲的《贵妃醉酒》得自梅兰芳的真传,并展示出他从程砚秋那里学来的水袖功,以及荀派的柔媚俏丽、筱派本门轻盈的圆场。我看过诸多版本《贵妃醉酒》,陈永玲的贵妃绝对称得上是最媚态万方、灵气逼人的贵妃。陈永玲的“眼技”在《贵妃醉酒》中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等待唐明皇时,陈永玲的眼神充满期待、娇羞、窃喜;当听到唐明皇转驾梅妃处后,陈永玲的眼珠子迅速转动,转而流露惊讶、失望神色;独自饮酒时,陈永玲眼角尽是幽怨;戏弄宫娥,贵妃几次下腰,未把口中酒杯放入托盘,陈永玲的眼睛闪着几分调皮色彩;让高力士、裴力士把唐明皇请来未果后,陈永玲的眼神则是又凶又恨,凸显出筱派泼辣旦风姿。

陈永玲在《活捉三郎》中扮演鬼魂旦阎惜姣,穿粉色衣裙,以白纱披肩替代水袖,走飘飘然的鬼步,娇嗔几声后,夺去张三郎的命;《战宛城》里,陈永玲踩跷功夫一流,眼睛放电,媚眼一抛,台下叫好声不绝。像陈永玲这样既能演村姑,又能演贵妃,还能演女鬼的旦角演员并不多,他在每一个角色里都灌注了自己的特点:娇、媚,每个角色却又迥然不同,力求人物情感层次分明、细腻生动,使筱派艺术得到最大的发挥。在今天来看,筱派表演比较生活化,注重心理体验,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属于性感美女的一支,具有现代性。而单从陈永玲作为男旦的魅力,我感到,男旦不仅仅是男演员舞台形象的女性化,而更是男旦的独特性DD某些音域惟有男旦才能使之韵味悠长,比女声的长驱直入更有意境。

艺术经历

1北京学艺,师从筱翠花

读书时对京剧就有特殊爱好,8岁学艺,9岁登台演出,曾拜南方“四大名旦”王芸芳为师学旦,1939年,年仅10岁的陈永玲,偷偷乘火车独自上北京城报考程砚秋创办的“中华戏曲学校”,为永字科学生,师从筱翠花。当年戏校,学旦的女生,名字都有草字头,如:李玉芝、赵金蓉等。男生取艺名都很秀气,如宋德珠、王金璐等,陈永玲艺名由此而来。进校半个月后,陈永玲便与大师姐李玉茹同台合演《四郎探母》的前后铁镜公主,一下子就蹿起来了。

2天津初露锋芒

1941年中华戏曲学校解散后,拜筱翠花为师,刻苦攻习“筱派”花旦,12岁的陈永玲,赴名角云集的天津,先后与李宗义、孙毓摇⒗疃嗫⒑钕踩鸬让液献餮莩觯缪荨短袅辈煤臁分械呐私鹆洞淦辽健返呐饲稍啤缎∩戏亍返南羲卣甑冉巧蠡裢惺卓虾凸壑诤闷溃浴靶◇愦浠ā泵蛎拧

3组建玲声社,誉满京津沪

1943年,陈永玲挑大梁组成“玲声社”班子,1944年与张春华到京剧大本营的上海献艺,以《小放牛》、《二进宫》双出连演五十余场,同样引起了轰动,一时间,他成为京、津、沪南北观众交口称赞的青年京剧名家。

4当选四小名旦

1947年初,原“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之一的李世芳,由上海去青岛演出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8月由北京《纪事报》发起历时45天的“四小名旦”选举,依次为张君秋、毛世来、陈永玲、许翰英。被补选为“四小名旦”那时陈永玲仅18岁。

5向三个四大名旦拜师

从1946年至1948年,胸襟豁达、艺德高尚的筱翠花,为徒弟广征博采、登堂入室,向京剧大师问艺创造条件,打破门户之见,引荐他1947年拜荀慧生为师,1948年又拜在梅兰芳、尚小云的门下,工青衣花旦。中国的四大名旦他拜了三个,这时,他才不过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吸收了各流派的精华,将其融为一体,为今后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四大名旦中的梅、荀、尚都很器重陈永玲,因而他先后学习了梅派的《霸王别姬》、《宇宙锋》、《贵妃醉酒》等,尚派的《穆柯寨》、《十三妹》、《昭君出塞》等,荀派的《战宛城》、《拾玉镯》、《红娘》、《铁弓缘》、《辛安驿》等和筱派的《小上坟》等名剧。最后又拜名旦朱琴心为师,学了《采花赶府》、《春香闹学》、《御碑亭》等名剧。其间曾与李少春、袁世海、裘盛戎、叶盛兰、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同台演出。

6旦角全才,不可多得

他戏路宽广,唱做俱佳,常演剧目有《小上坟》、《战宛城》、《拾玉镯》、和《贵妃醉酒》等。当年“四小旦”中,张君秋能唱《二进宫》,却唱不了《小上坟》,毛世来能唱《小上坟》却唱不了《二进宫》。而陈永玲对青衣、刀马各派都能唱,扎靠又漂亮,其中《小上坟》是一场干的活,脚腰眼一刻都不能闲;《二进宫》是一出唱工戏,其中的高腔陈永玲都演唱很精彩,连梅兰芳都称赞他为不可多得的隽才。当时菊坛流传俗话:“北京学艺、天津验收,上海赚钱”。陈永玲凭精湛技艺,在天津唱红,一直红到上海滩。

7青岛献艺受欢迎

1951年参加谭富英、裘盛戎的太平京剧社,后转为北京市京剧二团。他在北京京剧二团与谭富英、裘盛戎、李多奎等合作到青岛演出《大·探·二》、《秦香莲》、《战太平》等剧,配合默契,很受欢迎。1953年参加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戏曲会演,与袁韵宜合演《村姑与牧童》,获演员二等奖。

8扎根兰州

1955年陈永玲抱着把京剧艺术传播到大西北的美好愿望离开北京到了兰州,1956年在甘肃省京剧团任主演,曾编演了《祥林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擅演剧目有《贵妃醉酒》、《小放牛》、《小上坟》、《打樱桃》、《拾玉镯》、《铁弓缘》、《金玉奴》、《红娘》、《昭君出塞》、《十三妹》、《穆桂英》等。任过兰州市京剧团团长,在甘肃省艺校任教。

9反右和文革,横遭二十二年厄运

命运似乎与他过意不去,与所有受过运动冲击的人士一样,陈永玲也无法逃此厄运,只不过他比别人经受的磨难时间更长,更深。1957年“反右”运动中,只知唱戏、斗争会上一言不发的陈永玲,也被扣上了“暗藏右派”的大帽子。1965年,自反对《海瑞罢官》始,历史剧、古装戏被打入冷宫,更不允许男扮女装演戏。整整15年,也就是陈永玲35岁至50岁最能出成果的一段黄金时期,陈永玲不能登台演戏。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与其他著名学者、演员一样,陈永玲又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先后被劳改、下放、批斗,吃尽了苦头,他的左腿被打坏膝盖骨。1973年他又被莫须有的罪名被判7年徒刑。直到1979年,才宣布解除他的刑期。

10重新出山,宝刀不老

1980年,陈永玲才得以平反,但只享受演员八级的待遇。而他全然不顾,为获得梦寐以求的登台权利兴奋不已。1980年12月,他在北京中和戏院,与北京京剧二团合作演出了《小放牛》和《贵妃醉酒》两剧目。

陈永玲戏路宽,会戏多,具有多方面表演才能。1981年他应邀参加首次纪念梅兰芳诞辰90周年的演出活动,傍着梅葆玖在《红鬃烈马》里扮代战公主,仍保留了当年陪伴梅兰芳时的演法。正反鹞子翻身、掏翎子、背马鞭、踢腿接快卧鱼等独有的特殊技巧,依然干净利落,熟悉他艺术的北京老观众,都为他宝刀不老而欣慰。

11定居香港

1985年,陈永玲举家由青海省京剧团到香港定居。正当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际,妻子言慧兰查出癌症,治疗无效,后转到兰州医治,1994年病逝。老年丧偶,陈永玲悲痛万分。

1987年6月,陈永玲应邀参加了湖北省京剧团的在港演出,与该团著名丑角朱世慧演出《活捉三郎》,当日新光剧院卖了个满堂。后来,陈永玲任香港戏剧演员协会理事长、香港陈永玲京剧团团长。1994年,陈永玲应邀赴台湾与陆光国剧队合作,演出了场精彩的双剧《铁弓缘》和《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是梅派代表作之一,是一出典型歌舞剧。作为梅兰芳的入室弟子,当年这出戏得到过梅师亲自指点,再加上陈永玲博采众长,使表演既丰富又生活化。舞台上,他不仅把雍容华贵的杨玉环等候万岁爷的复杂心理活动演得淋漓尽致,还用一个眼神、水袖及醉步来表现了醉美人开怀畅饮的姿态。他演《醉酒》,基本是属梅派,跑圆场和眼神有筱派的特点。水袖有程、尚、荀的东西,他演得火爆夸张,但都很生活化。陈永玲虽已65岁,眼神之活、动作之稳、舞姿之美,令观众赞佩不已。

12移居台北,培育后学

1996年,陈永玲移居台北,努力培育京剧人才。他接受国光剧校邀约开课讲学,舞台上,他那举手投足的俏皮灵劲,风情万种的模样,看得演员们打心里佩服。特别是那股子媚态,后生晚辈学不来,更没得比,才明白,当年“四小名旦”非浪得虚名。直到年逾七旬仍往返于台湾、香港、大陆三地之间,竭力振兴国粹京剧艺术。有时应邀与移居海外的名角马少良、杨树伟、薛亚萍等演几出戏。平日讲课,指点表演艺术,虽然忙碌但很充实。另一些时间,他还应一些学会、文艺团体之邀,常去香港传授戏剧表演艺术。

艺术传人

先学粤剧的香港著名影星汪明荃也是他的学生。台湾的著名京剧花旦朱胜丽、魏海敏及著名演员吴海伦、吴美兰等都是他的弟子。魏海敏是顾正秋后的第二位获得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的坤伶。

活动年表

1948年4月7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廿八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四天 »

1948年4月18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十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十五天 »

1948年4月22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四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十九天 »

1948年4月24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六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二十一天 »

1948年5月15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初七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四十二天 »

1954年9月12日,农历甲午年八月十六日:民主剧场1954年9月12日演出 »

1954年9月23日,农历甲午年八月廿七日:中和戏院1954年9月23日演出 »

1955年4月13日,农历乙未年三月廿一日:厉慧良1955年旅京演出第二天 »

1955年4月14日,农历乙未年三月廿二日:厉慧良1955年旅京演出第三天 »

1955年4月17日,农历乙未年三月廿五日:厉慧良1955年旅京演出第六天 »

1955年9月1日,农历乙未年七月十五日:苏联展览馆剧场1955年9月1日演出 »

1955年9月15日,农历乙未年七月廿九日:长安大戏院1955年9月15日演出 »

1981年,农历辛酉年:高盛麟、袁国林、李荣威、陈永玲、尚长春公演《大战宛城》 »

1981年8月24日,农历辛酉年七月廿五日:北京举办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 »

1984年12月28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初七日:庆祝《戏曲论丛》创刊京剧晚会举行 »

1988年3月,农历戊辰年:于魁智首次赴香港演出

上一篇:范秋芳(工艺美术师)

下一篇:贝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