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著明的个人简介
车著明,1963年,出生在邵阳县黄荆乡腊树村。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数据迷”专家。
在嫦娥三号任务中,车著明根据探测器高精度入轨要求,历时二十天仿真计算探索了多种轨道预报方法,比较选择了精度最高的实时轨道融合预报法,组织编制多个轨道修正模块,为及时掌控探测器初轨精度、火箭制导初步精度、探测器定点落月提供了充分科学依据,使轨道预报精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人物生平
10年潜心苦读、3次参加自考、4次角色转换,将车著明人生轨迹中的一连串数据连接起来,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传奇。
1986年,中专毕业6年后,车著明已当上一家氮肥厂设备科长,并被选为县政协常委,在全国自考中,以邵阳市总分第一的成绩,取得专科文凭,获得湖南省教委授予的“高教自考勤学奖”,并受到主考院校――国防科大领导的接见和表彰。随后,他又顺利拿到本科文凭。1990年,他以自考生的身份,成为当年国防科大应用数学概率论专业录取的唯一一名研究生。
3年后,车著明怀着对浩瀚太空的憧憬,来到位于大西南深山峡谷的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一名航天人。过去,由于发射中心没有独立的遥测数据事后处理系统,每次卫星发射后,都要将数据送到外单位进行处理,往往要1个多月才能得到结果,极大影响工作效率。中心领导将开发火箭遥测数据快速处理系统的重任交给了已在科研工作中崭露头角的车著明。在课题攻关的18个月里,车著明与课题组的同事完成6万行程序编制与调试任务,完成各类文档48万字。该项目一举实现了中心数据处理领域零的突破。此后,他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对该系统升级改造,中心火箭发射遥测数据处理时间只需500秒。
2007年10月初,举世瞩目的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任务发射在即,车著明发现火箭点火后初始飞行段可能出现较大偏差,这可能使火箭残骸落点偏离预定落区,威胁落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时,车著明心里十分清楚航天发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轨道数据上一个小数点后的差别,在落区可能会偏离数十公里之远。他连夜开始工作,经过30小时查阅软件源代码,使落点计算软件精度完全满足任务需要,有效确保了发射窗口和落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成就
从事航天发射数据处理工作20年来,车著明先后获得发明专利3项,取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被总部评为“核心价值观模范”,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突破常常是在超乎寻常的拼搏与锲而不舍的钻研中产生的。多年来,车著明和同事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服输、永不满足的精神,在测控数据的海洋激流勇进,先后研制出基于多源融合的探月工程综合应用系统、精度鉴定数据处理系统等大型实战软件,大大促进了中心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最多4次发射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0颗以上,从近控测试发射到远控组织指挥,从产品应用到核心科研成果自主研发七大跃升。
作为学术带头人,车著明想在前干在前,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建议和新增多个实用而通用的数学方法模型,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