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无己

时间:2024-01-19 23:11:52编辑:小周

成无己的个人简介

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是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也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

成无己 - 人物简介

成无己,生卒年不详,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时约为北宋末、金初之际,家居山东聊摄(今山东省聊城)人,靖康之难后,聊摄成为金国属地。其家世代行医,后人对他的生平所知不多。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明理药方论》一卷。
他是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他以《内》、《难》经旨辨析《伤寒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成无己 - 学术研究

成无己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用。
在成无己以前,研究《伤寒论》者虽已有孙思邈,在其同时代亦有朱肱、庞安时等人,但他们均未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注解,成无已以《内经》、《难经》的理论为基础,对《伤寒论》条文加以注解,由于前无他人可鉴,难度很大,致使该书著成时成氏已至八十高龄,前后长达四十余年。也正由于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古奥原文,致使这部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著作才得以广泛流传,被医家所理解与重视,使研究者越来越多,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

成无己 - 临床经验

成氏临证经验丰富,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颇具经验。如其论述发热证,云:“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廊簧⒍扇日呤且病S氤比群热敉欤敕吃晗嗬喽牵吃暾咴谀谡咭病3比戎龋惺倍龋皇涫薄:戎龋讯龋嗉潭V劣诜⑷龋蛭奘倍⒁病!背墒咸岢龇⑷鹊庇氤比取⒑取⒎吃曛涞募稹K担坝形紧怍夥⑷日撸嗽蚯嶂夭煌砝镏鸲K紧怍夥⑷日撸胶嫌鹚玻髌淙仍谕庖玻视牍鹬μ婪⒑挂陨⒅K秸粽舴⑷日撸饺粞糁簦髌淙仍谀谝玻视氲魑赋衅拦ハ乱缘又F浞⑷仁舯碚撸确绾陀谄し簦羝鲇羲乱病F浞⑷仁衾镎撸囱羝孪萑胍跛乱病9燮淙人永矗瓜轮っ髌浔嫜伞!背墒嫌执颖砝锪椒矫婕确直嫫洳煌牧俅脖硐郑纸馐推渌圆牟煌』⑻岢鲋瘟票砝锊煌⑷鹊姆椒ā

此外,成氏论战栗,分战与栗加以区分,其发生有内外之别。其论四逆,将四逆与手足厥冷相区别。其论烦躁,区分烦与躁的不同,并指出二者有阴与阳之别,并提出引起之因,有在表在里因火因阳虚因阴盛的不同,等等。无一不是在研究《伤寒论》原文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认真总结而成。严器之评价其贡献说“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释战栗有内外之诊,论烦躁有阴阳之别,谵语、郑声,令虚实之灼知,四逆与厥,使深浅之类明,始于发热,终于劳复,凡五十篇,目之曰明理论,所谓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这一认识是客观的。

成无己 - 个人著作

著作有三,《注解伤寒论》(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明理药方论》(1卷)。

《注解伤寒论》

成氏所著《伤寒明理论》凡50篇,从“发热”起至“劳复”止,对《伤寒论》中50个主要症状,每论一证,均包括释义、病因、病理、分型、鉴别及不同治法等,一一分析其发生机理,病位病性,鉴别不同原因导致其证的不同表现,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很有益的经验,可以说是《伤寒论》最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学”。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药方论》选常用20方,每方包括方义、方制、药理、加减及注意事项等。本书在制方分类上颇有建树。他不仅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十剂”的概念,而且宗《内经》、《本草》诸说,提出了“七方”之名, 称“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又认为“惟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而其“处方之制,无逾是也”。《伤寒明理药方论》是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虽只分析了《伤寒论》中的20首方剂,但却开了后世方论之先河,把方剂学理论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具有巨大意义。

《伤寒明理药方论》

《注解伤寒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各种症候的病机、病变及处方用药,阐明了辩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揭示了《伤寒论》的隐奥,使其增强了理论色彩。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运用《内》、《难》之学的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等,使《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之间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景著书的原意,成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

成无己 - 与《注解伤寒论》

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运用《内》 、《难》之学的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等,使《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之间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景著书的原意,成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例如,对《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一条,成氏解释说:“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肤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津脱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这里,成氏引证之两段《内经》原文,第一段是指《素问?灵兰秘典论》,第二段的《针经》即《灵枢》,又称《九卷》,出自《灵枢?决气篇》。
成无已解释仲景之方,也以《内经》、《难经》的理论来说明。如其解释桂枝汤时说“《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注解四逆汤时云:“《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甘辛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这里,成氏以《素问》中的《生气通天论》、《至真要大论》二篇关于四气、五味、阴阳之理来解释仲景组方之义,简洁明了。尤其在解释小青龙汤时,成氏说:“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咳逆而喘,则肺气逆, 《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这里,成氏运用《素问?脏气法时论》的经文,以说明小青龙汤散外寒化内饮的机理。

成无己 - 后世影响

成无已医学造诣极深,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第―个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同时又结合临床应用,明辨伤寒常见症状之理,以便于临床诊断之用。在祖国医学的伤寒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伤寒学派诸家产生很大影响。

上一篇:方方

下一篇:达乌德·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