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东的个人简介
戴复东(1928.04.25 -2018.02.25),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籍贯安徽无为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
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争取突出新意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他提出:“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2月25日上午,因病医治无效,在新华医院去世,享年91岁。
人物简介
戴复东,1928年4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其父戴安澜是抗日将领,曾经参加东战西征,阵亡疆场;妻吴庐生为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同为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钟训正、齐康、郭湖生、吴贻康等人同学,师从中国现代建筑学的主要奠基人刘敦桢、杨延宝、童,水彩画大师李剑晨等人。毕业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和EAROPH地球东部区域规划与住房组织副主席、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居住委员会北亚州地区副主席等职。
1984年他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时,获得贝聿铭华人学者奖学金的第一届奖金,用这笔奖金,他单身乘公共汽车遍访美国32城市,对其城市、乡村,各方面环境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建筑思想、设计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对同济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开展轻钢轻板房屋体系的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及高科技化进行探索。
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着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争取突出新意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他提出:“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现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并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生平经历
戴复东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后,国家把他分配到了同济大学。从此,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所著名学府。作为著名建筑学家,戴复东教授半个多世纪里,主持设计了近百项工程,留下了许多经典佳作。他早年设计的武汉东湖梅岭工程,戴复东觉得其中的“曲折”特别有意思。这是一件令他难以忘怀的“建筑”。
武汉东湖的梅岭工程,是湖北省委招待所的一个项目。1958年,梅岭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左臂的英雄军人,带着图纸到上海来听取意见。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领导在讨论梅岭工程方案时,把30岁的戴复东也带去了。
“当时自己年纪轻,看到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就脱口而出了。不想过了些日子,系领导把我叫去说,梅岭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想让我重新设计方案。我当即表态,这怎么行?人家施工图纸都已经画好了,只是来听听意见。我们怎么能夺人所爱,去干这种不符合职业道德的事!”“又过了几天,想不到上海市委领导做出决定,要求同济大学设计这一项目。我不能违背市委的指示,只得服从决定。”
武汉省委招待所的一个普通项目,怎么会惊动到上海市委的领导呢?“当时我也不太明白。后来才知道,这个工程项目不寻常。学校系领导派我和我的妻子吴庐生(现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以及傅信祁先生(现为同济大学教授),一同到武汉,做现场设计。”戴复东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这位令人尊敬的“独臂英雄”,要他设计一间长8米、宽8米、高4.5米的大卧室。“这么大的卧室人住得会不舒服的!”戴复东反复向他解释自己的看法。但“独臂英雄”要求戴复东必须执行他的“命令”。
有天晚上,“独臂英雄”请戴复东他们去看戏,戴复东一到小会堂里就发现,怎么前面七八排都空在哪儿?他再往中间一看,只有一个人,是毛主席。戴复东在电影里看到过毛主席鼓掌的样子,现在坐在中间的毛主席正在为演员们鼓掌呢!真的同电影里一模一样。“当时我们好激动!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把什么看漏了。看完演出,毛主席就从我们的身旁走过。我们几个年轻人真的是屏住呼吸了。”
戴复东与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共进茶点“过后,‘独臂英雄’对我们说,明白了吗?这间大房子就是为毛主席建造的。从此以后,大家就再也不和他争辩了。”梅岭工程坐落在一个坡地上,他的设计依地就势,具有自然形态,整个房屋构造,与当地的原生环境浑然一体。在内装饰上,他们也就地取材,墙壁就用当地的山石垒成的,又好看,又环保,而且富有地方特色。地板的图案戴复东也别出心裁地用原木材踞成一片一片的木片拼装而成,看上去就仿佛身处森林环境中。“后来听人说,毛主席还挺喜欢这种形态的地板。” 由于这座建筑的特殊性,当年梅岭工程落成后,作为设计者的戴复东却无缘一睹建筑的风采。好多年后,在毛主席逝世后的1978年,戴复东和他的夫人吴庐生才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第一次仔仔细细地“参观”了自己心爱的“作品”。“毛主席晚年常来武汉,有很长一段时间就住在梅岭工程的这间大房间里。”戴复东说。
1983年,戴复东被公派至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规划研究院作访问学者。1984年春天,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他用这笔奖金设立了一个在美华人学者奖学金,每年奖励一名。戴复东有幸获得了第一届奖学金――2000美元。于是,他喜出望外地用这笔奖学金作了一次环美旅行与参观。戴教授独自一人乘美国灰狗汽车公司的长途汽车,晚上行车睡觉,白天参观城市。从纽约出发,在美国整整兜了一圈半。他考察了美国本土32座城市、北部大草原、西海岸森林带、迈阿密海滩、迪斯尼乐园、尼加拉大瀑布。尽管途中经历了几乎丧命的危险,但是这一切毕竟令他大长了见识,并由衷地感悟到:建筑是一项为人服务的学问。建筑师只有真正热爱人、关怀人,才能使建筑环境为人服务得更好。戴复东所长期崇尚的“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的建筑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2018年2月2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戴复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新华医院去世,享年91岁。
获奖情况
获设计竞赛奖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设计工程56项,其中2项获奖;大型规划2项;专著7部,译书1部,教材3部,论文85篇;指导博士生16名,硕士生35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次,宣读论文8篇,国际讲学8次。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重视微观”的全面环境观,“一手紧握世界先进事物使不落后,一手紧握自己土地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并创造条件使两者结合”的设计思想。
不畏艰难开展轻钢砼轻板房屋体系及产业化研究开发,进行住宅商品化的制作组装销售全过程研究,设计出内外墙自封闭体系,使房屋建设向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化走出探索性的一步。在医院、航空港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研究方面富有成果。参加主持评审数十项重大项目,是大剧院专家组专家。重视乡土建筑与文化研究,如布依石建筑,胶东海草石屋,江南水乡建筑,藏族建筑。尤以海草石屋的北斗山庄,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获得国内外赞誉。设计中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突出新意,富有创新精神。
人物观念
建筑是一项为人服务的学问。建筑师只有真正热爱人、关怀人,才能使建筑环境为人服务得更好。
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着重微观。
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
“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
对于年轻的建筑师,戴复东曾提到"宏观、中观、微观"的理念, 他说,一个人首先要有宏观的认识,在宏观甚至中观认识的指导下来处理中观和微观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走错方向。我们经常只看到眼前的东西,却忽视了这个东西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和周围其他事物的关系。只有将这三个层面都考虑到,才能够少范错误,才能够做的更好。
人物家庭
志同道合
戴复东的妻子吴庐生也是建筑设计师,夫妻两人为大学同窗,由于读于同一个系,经常去图书馆自学,兴趣相近,在如何做学问的问题上有共同的看法,后来结成伉俪。
戴复东说,他们两个人的很多作品都是在相互合作与商讨中完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晚年,二人依然会在一起进行一些大型规划。吴芦生曾说,两个人在建筑设计上是互相取长补短的。“他有艺术细胞,徒手画的功底很好,也有中国文学的底蕴;我在技术和计算方面比较强,结构学很好。”
人物点评
戴复东教授在我国建筑界是出类拔萃,他为人敦厚公道,几十年来,他以专家身份参加了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的评审工作。是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亚运中心、浦东机场等等大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人物轶事
戴复东教授回忆父亲戴安澜将军
戴复东的父亲戴安澜,原名炳阳,1924年底入黄埔军校后改名安澜,自号海鸥,以明其志。抗战时期戴安澜担任中国远征军200师少将师长。在缅甸东瓜和棠吉两次战役中戴安澜率部重创日军,后陷入重围,壮烈捐躯,时年38岁。2004年11月25日是戴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1942年初,戴复东在云南保山,父亲的指挥部里住了3天,然后随同父亲去昆明。戴安澜去昆明是为出师缅甸而与夫人及4个子女告别。如今戴复东仍清楚地记得,父亲的车子停在哪里,他怎样打开车门,怎样跨入车子,怎样回过头来依依不舍地向他们挥手的。这是将军与家人的最后一别。
赴云南之前,戴安澜部曾驻防广西全州。戴复东告诉记者,1939年,他曾在将军身边生活了几个月。戴将军给儿子一身小军装,一副小绑腿,有意让他体验军旅生活,他认为紧张艰苦的、有组织的集体生活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父子同住在一个破庙里。破庙中间用于开会,他们就睡在后面。“他睡一块门板,我睡一块门板。盖的是一块薄军毯和小被子,条件十分艰苦。点的是菜油灯,用的是两根灯芯,他一根,我一根。我在灯下做功课,他也在灯下做功课。父亲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军人应当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他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几何、代数、物理、化学、英语、机械。好几次我醒来,他还在灯下做功课。”
“早晨天不亮,父亲就叫醒我起床。两名卫士一前一后,我走在第二,父亲在第三,就这样我们4人摸黑走在乡间的田埂上。经过不短的路程,每天来到一个部队宿营地,在军官住房前等着起床号吹响。起床号一落音,父亲马上跨步进屋,如果部下还在酣睡,他会不客气地揪住他们的耳朵,拉他们起床。看到这一幕,我觉得蛮好玩的。部队操练时,我就在一边玩耍,等到操练完毕,我们返回住处,洗脸刷牙吃饭。除了星期日以外,每天都是这样。”
戴安澜将军为国捐躯的时候,毛主席写了一首五言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戴安澜将军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