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欧文

时间:2024-01-21 09:20:09编辑:小周

戴维·欧文的个人简介

戴维·欧文是研究纳粹第三帝国历史的专家,但他一贯发表否定大屠杀的言论,在全世界声名狼藉。欧文写作并翻译的二战历史著作近30种,为戈林、戈培尔、凯特尔、隆美尔、赫斯等几乎所有纳粹高官作传,在其饱受唾弃的《希特勒的战争》(HitlersWar)一书中,他公开对反犹大屠杀提出了质疑。

在德国当了一年矿工

戴维·欧文1938年出生于英国艾塞克斯郡,是家中的4个孩子之一。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跟着身为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的父亲长大。二战时期的成长经历,使得他怀念“旧时英格兰”的美好时光,并且成为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欧文少年时期成绩优异,但终因家庭贫寒,没有能够完成大学学业。1957年,欧文成为伦敦皇家学院物理系的学生,1959年因经济拮据而辍学。在大学期间,他就因经常在学生刊物上发表右翼言论而声名狼藉。

离开大学不久,他对德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德国的鲁尔矿当了一年的工人。随后,欧文返回英格兰,在伦敦大学继续学业,并靠撰写文章和当守门人养活自己,也就是在那时,他25岁的时候(1963年)出版了第一本书―――《德累斯顿的毁灭》(TheDestructionofDresden),有关二战时期盟国对德国德累斯顿的空袭。随后,他的著述相继问世。

研究方法让同行钦佩

欧文在学术上以潜心钻研和极端自信著称,并很快崭露头角。

他善于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走访大批当事人,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如散见于民间的日记,政府部门的文件等等。有的同行称赞他用鲜活的资料还原了二战历史,英国的历史学家胡格·特莱佛-若普曾经说:“他不知疲倦地搜集材料,大胆讲述事实,敢于下判断。”虽然学者们鄙视欧文得出的结论,但对他的研究方法还是钦佩的,因为他有发掘不为人知的材料的能力,西方许多国家都出版发行了他的书籍,有的还成为畅销书。

争议作品接二连三

随着1977年《希特勒的战争》的出版,他在历史学领域平添了不少骂名。书中,他歇斯底里地声称希特勒没有下达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命令。他的结论是:大屠杀的命令是 希姆莱背着希特勒下达的。

这本书长达900页,欧文后来说,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洗清“历史加给希特勒的恶名和污点”,在他看来,希特勒虽然是一个无情的元首,但并不是一个政治强人,由于他的精力都放在军事上,有可能“忽略了”不少事情,因此可以说希特勒存在“领导力”上的薄弱。

欧文的这番解读引起了历史学家们的强烈反感。这本书也激怒了犹太人,欧文被列入“大屠杀否定者”名单。随着欧文其他书籍的问世,怒火不但没有停息,反而愈演愈烈。他1981年出版的新书《起义:1956年发生在匈牙利的反共产主义真相》触动了多方的敏感神经。

1987年,欧文在澳大利亚出版了《 丘吉尔传》,成为他的代表性传记作品。他说这是自己历经了10年的研究和写作才完成的,在书中,他把丘吉尔描写成一个好战分子,不顾一切地发起了二战。去年,他关于 赫尔曼·戈林等纳粹头子的传记也已经出炉。

《希特勒的战争》出炉

二战虽然成为历史,但否认大屠杀的“历史学家”们却一直活跃着。197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的“历史学研究所(IHR)”就是他们的大本营。该研究所出版的双月刊《历史研究》更是欧文之流的阵地。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欧文逐渐转向彻底否认毒气室―――大屠杀的核心事实的存在。他认为不可能有600万人之众遭到了屠杀,“我所熟悉的文件和档案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告诉我被杀害的人有600万,但是据我所知,没有这么多。”

言论极端的欧文身边有着众多的信徒―――那些新纳粹主义者。而欧文本人也在否认历史真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1991年版的《希特勒的战争》中,他已经将“大屠杀”的字眼从书中全部删去。

欧文的一大挑战来自大屠杀的幸存者,他1990年在加拿大狡辩称,那些幸存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受人雇佣,领着佣金。1991年他在多伦多轻蔑地说大多数的幸存者都有“心理疾病”。

获新纳粹分子追捧

欧文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大屠杀否认者”。1994年他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道:“我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不是犹太人,也不是种族主义者。”但是,他的言论备受新纳粹分子的追捧。

欧文到处讲学,走遍了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美国等国家。在德国,不少右翼分子把他看作是“有良心的历史学家”,是“敢讲真相的人”。去年,他前往德国讲演,以纪念“苏联在东欧的垮台”,他还出席“德累斯顿被炸45周年纪念”,站在讲台上用流利的德语讲演,以“凭吊”这个曾经美丽的巴洛克风格的城市二战时期“被盟军夷平”。当时,台下数千人为他的言论喝彩。

欧文频频出现在德国,在莱比锡、在德累斯顿,大群的人们听他的讲演。值得深思的是,听众多是中年和青年人,老年人很少。在奥地利,欧文被禁止讲演。但是,他的录音带却在那里可以买到,并广泛流行。

1989年7月,欧文出版了英文版的《勒赫特报告(theLeuchterReport)》。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对记者说,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的毒气室并不存在,那都是战时英国人宣传出来的,是心理战的一部分。这个言论招致100多名英国下议院议员联名指责,称他是“邪恶的”。

去年,《希特勒的战争》在美国被Avonbooks再版,欧文称里面包含了他许多最近的研究和发现,并高兴地表示,这本备受争议的书能被美国主流出版社出版说明了他的胜利。

最近,欧文又在集中精力写一本新书《罗斯福的战争》,并正着手为希特勒的代言人、纳粹宣传头子戈培尔树碑立传。

官司缠身人人喊打

欧洲之所以在二战后和解,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德国对自己战争罪行的深刻反省、真诚认罪。德国政府一直坚持如实地将希特勒的野蛮残暴行径公之于众,并对新纳粹分子的活动进行坚决打击。奥地利的相关法律也禁止纳粹、新纳粹组织的存在和煽动性的新纳粹活动,而且还将歌颂纳粹思想,公开否认、淡化、赞扬或为其辩护的行为视为犯罪,司法机关平均每年定罪25起,最高刑期可达20年。

在奥地利入狱,已非欧文第一次吃官司。由于不实言论,欧文在欧洲官司缠身,尤其是在英国和德国。1992年,因公开声称奥斯威辛的毒气室纯属子虚乌有,他被德国一法官判罚6000美元。更为轰动的是他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历史教授和大屠杀学者黛博拉·里普斯塔特长达六年的讼战。

1993年,里普斯塔特在书中将欧文称作“大屠杀否认者中最危险的代言人之一”。1996年,欧文以“诽谤罪”将其与英国出版商企鹅公司告上法庭。直到2000年,法官 查尔斯·格雷终于宣判里普斯塔特获胜。这位法官还当面申斥欧文,称他“长期故意地歪曲并操纵历史事实”,实在是一个“积极的大屠杀否认者”、“反犹分子和种族主义者”。去年年初,里普斯塔特的《审判历史:我与戴维·欧文的讼战》一书出版,回顾了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年诽谤案的审理详情。

此外,从1992年开始,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南非、德国等国限制欧文入境。2005年,新西兰也发布禁令,拒绝欧文入境。欧文创作的影片《寻找历史真相》无处公映,最后选择参加了“墨尔本地下电影节”,即便这样,也仍然在澳大利亚引发抗议,迫使影展组织者最终取消了此片的放映。

戴维·欧文所写的许多书,都有可供在互联网上免费公开下载的电子版,与其他重视保护作品版权的作家和学者相比,这实在是奇特的现象,也反映出欧文等人在全球各地惨遭人人喊打的窘境,并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学家怎样对待大屠杀这段历史,已远远不只是学术观点上的差异,而实在也是一个道义问题。

上一篇:樊禾心

下一篇:陈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