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的个人简介
晁说之(公元1059年至1129年)字以道,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巨野(今属山东)人,或说澶州(今河南濮阳)人。生于宋仁宗嘉v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人物简介
晁说之(1059-1129),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 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哲宗 元v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 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1103),知定州 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监明州造船场,起通判 ~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 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 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
人物生平
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元符三年(1100),知无极县。应诏上言祗德、法租、辨国疑、归利于民、复民之职、不用兵、士得自致于学、广言路、贵多士、无欲速无好高名等十事。后历任监陕州集津仓、监明州船场,通判廊州、提举南京鸿庆宫、知成州。靖康初,召至京,任秘书少监兼渝德、寻以中书舍人兼詹事。力言三镇不可割,谏止钦宗不可弃汴京出狩。
学富五车
高宗即位,接猷阁待制兼侍读。其说颇杂,不专一师。从司马光学《太玄》之学;又以邵雍弟子杨贤宝传其先天之学,以穷三《易》之旨;于泰山孙复之门,从姜至讲《洪范》;在关中留心张载之学。创景迂学派,主要弟子有朱弁、王安中。他守司马光疑孟之说,不喜《孟子》,奏请去《孟子》于讲筵。认为“六艺之志在《春秋》”,而纷然杂于释、老、申、韩不知其弊,是因不学《春秋》之过。其说经不苟同于先儒,以为博学而不阙疑,是诬先哲而欺骗后生。攻击王安石“新学”,尤不遣余力,指责害教,则三纲五常绝灭。言天不足畏,凶德不足忌,百姓或可骚扰之类,是害教。指鹿为马、一时跋扈之言论,颠倒破坏先王的格言,以天下为鹿而指之;不亦甚乎!又言王安石不应配享神宗,也不该配享孔子。他承袭张载之说,强调“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崇尚《中庸》,其书曰“戒慎”、“恐惧”,是言诚。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无为其所不为,能正其行为。无欲其所不欲,则能够正其心。主张人应志于道德,功名不足论。志在功名,富贵则不足论,志在富贵,则其与功名背道而驰。古人则顾是非,不顾利害。若顾利害,为古人所耻。而今人连利害亦不顾。古人责名必责实。但责名为古人所耻,今人名亦责。治学主张,论理,论自己之所当为,应以根本论。论事,论人之所当为,须从事势上论。其说专主北学,凡诂训多取许叔重《说文解字》、陆德明《音义》。亦采掇僧一行、李鼎祚、陆希声、王昭素、胡翼之等人所论。晚年颇信佛学,日诵《法华经》,自称“国安堂老法华”,又称“天台教僧”。吕东莱评谓“其学固杂,然质厚而少穿凿,可取者多”《宋元学案·景迂学案》)。在理学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易商瞿大传》、《书论》、《易商小传》、《商瞿易传》、《商□外传》、《亲氏易式》、《晁氏诗传》、《诗论》、《晁氏书传》、《晁氏春秋传》、《春秋辩文》、《春秋年表》、《古论大传》、《论语讲义》、《壬寅孝经》、《五经小传历谱》、《周易太极传》、《外传》,均佚亡。《易玄星纪谱》、《易规》、《中庸传》、《景迂生集》。
个人诗集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诗词选摘
哀韩君表无文编
少师名德振t鸾,孙子何为短羽翰。
不使功名藏竹间,宜留文字後人看。
六丁取去嗟韩第,七子亡来恨建安。
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丸澜。
八月十五戏作
称意中秋月满楼,只嫌歌扇遏云浮。
不如风雨连天起,要得伊人也解愁。
白雁陂
白雁陂前淮海思,今朝淮海雁相随。
固知怜我飘零甚,忘却青嵩碧颍时。
悲秋
白杨夹道起秋声,要使征人恨不平。
自笑一生成底事,元常笔秃却谈兵。
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麟
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H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
胡不同我此长生。
辟谷
辟谷终无术,求田早自慵。
病能添旅思,雨善起秋容。
本色官犹阻,非时好孰从。
封侯如可觅,要自愧长公。
避地
久欲为僧避世喧,况当寰海正飞翻。
五台自有天台院,处处流通玄妙门。
避地
避地半徒步,身存亦幸哉。
有诗惭寡和,无酒愧空杯。
重镇求须与,亲王去未回。
吾生本多乐,今日但余哀。
别後寄东莱公
凤老不行食,子复将众雏。
一门三世行,名数文章俱。
自可不富贵,天德公已余。
公乎默终日,谁言得亲疏。
人间亦何事,前贤重作书。
公岂不穷愁,聊为笔墨娱。
掩卷长叹息,曷不岩廊与。
却惭小人计,不当君子居。
可恨空江水,潮生明月初。
捩柁北客,别去敢踟躇。
回首望丹穴,涕泫日涟如。
别亲旧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
独寻碧草日三径,谁在红莲夜五门。
久分云霄能割席,乍惊褴缕有离尊。
即看短发边城去,风雨仇池役梦魂。
别一上人
同游不二境,却有别离情。
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
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病目经旬作梦中,只应天意欲教慵。
诗成愿作瞎太祝,位极耻为盲老公。
不用千忧徒画足,何妨一笑谩书空。
颇不如喜见人志,好在春来六六峰。
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何事兰成酷爱愁,借愁为乐总宜休。
天涯二月无新历,京国三年误旧游。
忽接家书迷远近,欲为客难却沉浮。
道人犹喜频相遇,话尽丹丘更虎丘。
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江头未省逢春事,风雨朝朝夜夜深。
皎洁一生余白发,辛勤百计只丹心。
不疑郑默世能怨,敢恨虞翻论所侵。
明日逢人添a首,会催归兴到山林。
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沉沉何处有春柔,目极无垠风雨秋。
底事须登七尺剑,要当自掖千金裘。
图书虽满愧黄绢,桃李纵开嘲白头。
事与愿违宜泯泯,愿违於事更悠悠。
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愁极犹知吾道尊,尚烦几许北堂萱。
善人在疚乡评减,老物可憎天意存。
谩使楚囚临澧浦,难教汉使识河源。
著书昔日年犹少,老意今朝欲绝言。
病卧闻韩公表雨中出谒
绿阴飞雨作秋容,衰病呻吟高枕中。
何事公孙健骑马,黄金带客好相从。
病中思建茶不可得因作呈胡季和
新政勤劳俭素中,建溪千焙一毫供。
人知廉耻苞苴减,运属危原丘壑空。
惯以枪旗论胜负,果劳甲胄历危凶。
不登王会篇中物,便好从今永绝踪。
病中谢张簿阳字韵诗
药有一君元长厚,病教五鬼逞狂阳。
公诗可但能除疟,万z都如律令忙。
不眠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鬼神未用来听法,我自观心绝世缘。
才上人处见圆机五字辄用其韵作
振锡千峰下,观空万象前。
水深猱臂直,雪厚虎谛圆。
工部泪徒感,赞公灯不眠。
当年郭有道,今日更谈禅。
惭愧
神邑凡才日抗尘,早年闻道晚因循。
脑能充溢无华发,心得休闲不老身。
种种已惭为客子,悠悠更愧作官人。
吾言可复终归去,何处桃源可问津。
曹仁熙画水壁
夫子在川上,悠然叹所逝。
见逝不见水,身与水不二。
天维及地轴,去矣不可制。
日月徒劳劳,出入丈赤地。
莫言此身微,久围待经济。
或指波涛观,姑在蹄涔内。
後人不及门,有口安足议。
劣得蒙庄周,动与吕梁会。
肇公识前波,不共後波系。
庞公桥柱流,奔湍是谁事。
熟夸观涛者,八月吴侬戏。
瞪目不敢瞬,睫软蛟鼍噬。
多谢曹仁熙,笔端落妙意。
欲采甓社珠,於此观粲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