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聘之

时间:2024-01-21 22:56:35编辑:小周

陈聘之的个人简介

陈聘之(1897.7 - 1984.9),字怀珍,原名陈同新, 出生于河南济源市,轵城镇,下雁门村。

幼年读私塾,后就读于河南省立沁阳中学。

个人履历

1919年,进入北京大学攻读法文专业。

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文系,毕业后受聘母校讲师。

1925-1937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和孔德中学任教。

1933-1936年,出版法国文豪法朗士“白石上”等译著,编写、出版中国第一部法文教科书(三册),并晋升教授。

1937年,陈聘之拒绝在日本侵略军统治下的北平学校任教,辞去所有教职。

1937-1949,被迫弃文从商,惨淡经营旧房翻新,后成为京城大房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优抚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市胜利折实公债认购委员会副主委,北京抗美援朝捐献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兴业公司董事等职务。

1951-1953年,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大量古董和文物。

1955年3月1日,陈聘之及夫人经营的永泰工具厂和大生牛奶厂第一批实现“公私合营”。

1957年10月,被打成右派。在他最初建立的工厂烧了五年锅炉。

1962年,陈聘之退休。

1966-1976,文革期间惨遭迫害。

1976年,终获平反。

1984年9月,因病逝世。

家族成员

父亲 陈法元

夫人:傅瑛君

兄弟:陈同福、陈同举、陈同刚

子:陈济生、陈京生、陈燕生、陈嵩生

女:陈四维、陈五权、陈家慧

陈法元- 靠勤奋积攒起了土地和家业,对儿女们管教严厉。在陈聘之出走雁门时,家中唯独父亲陈法元支持,并给了聘之二十块大洋。

傅瑛君-陈聘之老家的媳妇去世后,傅瑛君是伴随辅助成全陈聘之一生的贤妻良母。虽只有初中二年的学历,但以她绝顶的聪慧,掌管陈家巨额财富,悉心教育子女成才。

陈济生- 6岁来京定居,就读于孔德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十四期。1938年底黄埔毕业,分配到中条山93军10师,其间参与过血战山西中条山,粉碎日寇第七次围剿等战役,于1944年转战广西全州,迎击日寇于兴安县松江口,毙敌大佐,缴获七星战刀等战利品,后投傅作义部,任团长、副师长。1949年,随傅作义将军和平起义。后入蜀,利用旧部关系,做“策反”工作,劝说故旧及老上司罗广文将军在四川郫县率部起义。1952年李明灏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出席“旧职人员安排会议”,李向总理介绍了陈济生的情况及入学深造的愿望,总理当即指示教育部马叙伦部长,特准陈济生以35岁的超龄考入河北农学院深造,至1956年毕业,后到北京农校、北京农学院等从事教学工作。由他开发并推广的小尾寒羊,为国家贫困地区创造了数亿元财富。

陈嵩生-1939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就读于育英小学、育英中学(后北京25中学、北京65中学)。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1980年调入刚刚建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1年,在University of Arizona (亚利桑那大学)深造。自从1981年移居美国后,他一直致力于开发祖国和美国、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1982年,开始了美国汽车公司(AMC)和北京汽车制造厂合作项目的艰苦而又有创造性的谈判,直到1984年,中、美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公司(Beijing Jeep Corp.)正式成立。

陈嵩生曾担任世界第一大电梯公司,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OTIS)副总裁(太平洋-中国事务)。在担任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副董事长期间,陈嵩生还曾任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总部的中国项目总经理。

陈嵩生教授是由近百位有杰出成就的美籍华人组成的美国“百人会u2013 Committee of 100”的发起人之一和首届董事会董事。他目前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大学的客座教授。

陈嵩生教授是著名的中国问题演说家。作为美国海外京剧联谊会会长,他的京剧演唱集、裘派名剧 “姚期”、以及和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合作录制的“将相和”等,深受国内外京剧爱好者的喜爱。他以七年时间完成并出版的“Red Circle, China and Me, 1949-2009”赢得了美国2010年度四项文学大奖。身在海外时刻不忘家乡学子,经常回乡在砺志报告会上为学子励志,以父亲陈聘之早年发奋读书,成才报国为例,深入浅出地讲明了“没有知识,就没有出路”的报告主题。随后他以自己成功的经历现身说法,说明人的未来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知识的道理,并以“学成于专毁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格言与师生共勉。

生平爱好

读书、教书、书法、收藏、交友、武术太极拳

求学经历

陈聘之自小聪敏好学,幼年读私塾。后受私塾先生的启发、点播,报考怀庆府中学(河南沁阳中学)。勇于挑战的陈聘之不负众望,成为雁门有史以来唯一中榜的“秀才”。上了省立中学,陈聘之眼界大开,学识更加长进。

在老家,有幸结识法国传教士柯莱氓神父,得知大量国内外新闻,更向柯莱氓神父学了一口地道的法语口语。受这位法国传教士的启发,陈聘之刻苦学习法文,决心进京深造。从离开雁门老家,一路上经历磨难,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赶路,经过两个多月终于到达北京。1918年秋,陈聘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预科。大学期间,陈聘之利用空闲时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勤工俭学。当时,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毛泽东任助理员,陈聘之有幸与毛泽东共同工作。

教育理念

“学成于专毁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人物轶事

从讲师升为教授的陈聘之被称之为“布衣教授”。从来不穿西服,从来不穿皮鞋,从来不带手表。成为教授之后,依然如此。总是在上课铃响起之前走进教室。一声“今天就讲到这里”之后,准会响起下课铃。陈教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远近闻名。学生们又敬他,又怕他,可是却一直记着这个老师。

主要著作

1、 翻译法国文豪法朗士《白石上》等著作,并出版

2、 编写、出版中国第一部法文教科书《中法大学新式中学法文教本》(全3册)

遭受迫害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原本已在学术领域和商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陈聘之一下子因为之前资本家的有关关系,抛进命运的深渊,不仅学术生涯戛然而止,而且,人生之路也陷入无限的困惑和痛苦中。1976年,文革结束,陈聘之恢复个人名誉。

人格典范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大量古董文物流失海外。陈聘之策划挽救了文物:“三希堂帖”中的“二希”――“中秋帖”和“伯远帖”,也因此结识了张伯驹。同时,以重金从清王室后代手里买下无价之宝:盖有四代皇帝御印的褚遂良砚台。陈聘之在新中国成立后,将大量古董和文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只可惜这方褚遂良砚台在文革初抄家丢失后,至今没有下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陈教授不仅拒绝在日本侵略军统治下的北平学校任教,还支持儿子陈济生报考黄埔军校,在李明灏将军任主任的黄埔二分校就读。

作为一代儒商,陈聘之曾义捐五所住宅,作为对北平抗日阵亡将士家属的救济基金。在北京市抗美援朝认捐大会上,陈聘之捐献巨款,创全国一次捐献最高记录。1951年陈聘之又将此豪宅转让给了全国供销合作社使用。作为信奉“有国才有家”的学者儒商,陈聘之多次为祖国捐款赠物。1955年3月1日,陈聘之和夫人经营的永泰工具厂和大生牛奶厂第一批实现了“公私合营”。

上一篇:曹保兴

下一篇:陈猷